前几天带女儿在小区操场玩,遇到另一个女孩,她正开心地骑着新单车,叫我女儿一起玩。两个小姑娘一起玩时,有一次女孩没刹住车撞上了操场的篮球架,还好不严重,没摔跤,但是单车的链子掉了,没法骑了。
女孩叫来妈妈,没想到妈妈见了劈头盖脸就骂起来了,还踢了女孩几下,并说要把单车扔了以后再也不给玩。女孩吓得不轻,战战兢兢地站在旁边哭着求饶,可怜样儿令人心疼。
我上去劝了几句,了解到原来女孩弄坏单车不是第一次,单车买来十来天已经玩坏几次了,所以妈妈要给她点厉害看看,让她懂得爱惜单车。
妈妈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样大动干戈,让孩子经受这么大惊吓,以后孩子哪还敢犯错。
不过这也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当孩子屡教不改,该不该惩罚?怎么罚?
1、惩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和这位妈妈一样,要罚孩子,孩子怕了才不敢再犯。我们惯有的想法就是,孩子受了罚才知道自己错了,吃点苦头才长记性。而且,要让孩子害怕父母,这样才服管教。
可是让孩子害怕犯错,害怕家长,真的会让孩子改好吗?想想我们小时候受罚的感受就知道了,我们变得听话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害怕而逃避。受罚时,心里的负罪感还让我们感到自己很差劲,很没用。之后如果又犯错,心里满满都是恐惧。
前不久就出了这样令人心痛的新闻:9岁男孩撞碎了学校玻璃,害怕受罚,跳楼谢罪。不敢想象这孩子当时心里有多怕,多苦。
惩罚让孩子小时候害怕,长大了则更容易叛逆,仇恨父母。例如,吴绮莉对女儿吴卓林管教一向严厉,曾让女儿双手举起厚重的《辞海》罚站两小时,只要放下来就被打;女儿不肯睡觉,就罚她不停抄写“我不睡”,直到凌晨5点。吴卓林长大后常用离家出走,甚至自残的方式报复母亲。
惩罚会让孩子感到压抑,罪恶感,低自尊,还有仇恨、敌意,这些显然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2、管教要符合孩子大脑发育规律
那么怎样做才既有效果、又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在《去情绪化管教》中说,管教孩子的方法要符合孩子大脑发育规律。
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是怎样的。
我们的大脑分两个部分,感性的和理性的。在结构上,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两层楼的房子。
下面一层比较基础,负责我们的身体本能,像呼吸、心跳等,还有情绪也归它管;上面一层比较高级,负责理性部分,比如制定计划、控制情绪、道德判断等等。
这两层楼是紧密联系的,楼上运行良好,就能平衡楼下的原始本能,也就是控制好情绪、做出理性判断。而如果楼下控制楼上,表现出来就是情绪化,失去理性思考。
孩子大脑的特点是,出生时,下脑系统已经发育良好,而上脑系统要到25对左右才发育完全。
而惩罚孩子带来的恐惧,是让楼下发挥作用,楼上没有工作。比如孩子犯错,我们关禁闭,孩子可能老实了。这种情况,孩子变乖是因为害怕而产生了孤立感,害怕被孤立才乖乖听话,而不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从脑科学角度来看,我们养育孩子,就是发展他们大脑中的楼上部分,懂得控制情绪,让他们成为理性的人。
而惩罚孩子是刺激情绪,长此以往的话,孩子的大脑结构会被改变,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惩罚、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冲动,攻击性强,自控力很差。
3、孩子应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知道了,当孩子犯错,不能一味地用指责、惩罚来刺激孩子,压抑孩子。而是要让孩子的上脑系统开始工作。代替惩罚的做法就是沟通,和孩子进行连接。
根据不同情形,我们有不同的做法。
1、当场纠正错误
例如,带孩子去超市,孩子到处乱跑,喊了多次不听,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给孩子选择,可以跟孩子说:“要么帮我推车,要么坐到推车里,或者去帮我拿几个橙子。”
表达我们的感受:“我不喜欢你在超市里跑来跑去!我担心一会儿就找不到你,走丢了!而且这样横冲直撞也干扰别人购物!”
这时注意用“我”表达,不攻击孩子人格,不然又变成指责了。
采取行动制止孩子:如果说了上面这些还是没用,就要采取行动了,比如把孩子抱进推车里,或者带孩子离开超市。
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下次去超市不带孩子,告诉他是因为上一次他在超市乱跑。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方法,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错的,他该付什么责任。
进一步的做法是让孩子弥补自己的过失。比如之前有个新闻报道一个男孩在电梯撒尿,妈妈让他写检讨书,并监督他打扫电梯一个月。这个做法让很多人点赞。
2、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有些错误就不能用承担自然后果来解决了,比如孩子喜欢横穿马路,总不能让孩子承担被车撞的后果。
这时需要我们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比如跟孩子好好谈一次,不要到马路上玩,教会孩子看红绿灯,过斑马线等等。
有时还可以把孩子当成谈判对象,跟孩子商量如何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这次又把新买的笔和笔记本弄丢了。
弄丢笔和笔记本,可以扣孩子的零花钱买,这是承担自然后果。
但要解决丢三落四的毛病,则要跟孩子郑重其事地谈一次,想想有什么办法不再丢三落四,比如制作一个清单,收拾书包时记得核对东西等。
这种走进内心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关爱,更信任我们,亲子关系也更好。而孩子跟我们的关系近了,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就更容易了。
孩子犯错,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
还是要把孩子平等当人看,看到孩子作为人的主动性,告诉孩子怎么做才能改正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
孩子再犯错时就会思考自己该负什么责任,怎样把自己捅的篓子给补上。
这也让孩子对自己乐观,自信:犯了错不可怕,我把烂摊子收拾好了就行。这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End------
乔小麦,头条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热爱亲子共读的有爱妈咪;热衷心理学的书虫。公众号【乔小麦亲子】(qxm20160728),用暖心文字,写理性观点,期待和更多父母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