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快递小哥叫乔峰
作者:渝溪小鬼
老乔照片|老乔提供
有的人习惯安逸,有的人更愿意漂泊,无疑老乔属于后者。17岁的老乔就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故乡在外漂泊。他去过东莞、深圳、惠州、江西、成都、广州等地。其间当过冲压工、焊锡工、塑胶工,在工厂流水线上流浪,在工地辗转。
后来他说自己对工厂疲倦了,不愿意回到流水线站成一个个矗立的兵马俑,他更换了更灵活的工作——快递分拣员。
快递分拣员的工作单调而乏味。每一天在世界沉睡之后,分拣那些大小各异,目的地不尽相同的包裹,把他们送到发往下一站的集装箱。老乔告诉我他很喜欢这份工作,这份工作相对自由,在空闲的时刻还可以构思自己的诗句。甚至有时还可以掏出手机匆匆记录,在某些特别空闲的时刻还可以和工友约上一局王者荣耀。而这一切在流水线上是不能想象的,流水线上每一个人都像是机器的一部分,必须不停地运转,每一次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工序的停滞。
自由的代价就是收入的骤降,比较在工厂上班亦或去建筑工地做工等,做快递分拣员的工资少了很多。老乔说;尽管这样他依旧不愿意回到工厂在流水线站成一排排兵马俑。他情愿每天少睡一段时间去送做兼职送外卖。
送外卖这这一碗饭也不好吃,因为自己的电动车很老旧,在路上经常跑不过其它骑手。有时候餐厅出餐稍稍晚一点就可能造成迟到,白跑一单,甚者还会被罚款。他说他不愿意去和其它骑手抢单,能做一单算一单,毕竟不靠送外卖生活。那些全职送外卖的小哥也很不容易,自己不刻意去和他们抢,即使这样他还是依旧能够接到很多订单。
老乔说;有一天会回到故乡,或许会学习成为一名厨师,因为现代人工作很忙,经常会在外面吃饭或者吃外卖。这应该是一块不错的市场,自己很快就不会送外卖了,送外卖,很累而且挣不到多少钱。
老乔的外卖箱也总是与众不同,除了比别人的外卖箱要干净些许外,外卖箱中一定会放着一本书,可能是一本诗歌集,也可能是一份杂志。每当接单后等待餐厅出单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旁若无人的阅读。当被问及是否会尴尬的时候,他憨厚的一笑最开始有点尴尬,后来脸皮变厚了自己什么也不怕了。就在去年的时候自己还厚着脸皮通过众筹和自己拿钱的方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歌集《漂泊志》。
其实细细品读老乔的诗歌,会发现并不是他自己嘴中所说的那样,厚着脸皮出版的,诗集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他那篇描写工厂爱情的作品《工厂之恋》写到,“看吧那下班后的恋爱/不用情侣装/一大一小的工衣更佳适合/那卿卿我我的工厂恋人/宛如两颗低头的小树/把青春染上一层幽绿”。短短几句简洁明了的小句子就把一种酸涩,一种温暖瞬间跃然纸上。
细细的去读会发现老乔诗集中这样有血有肉的作品还有很多,如《老农民工》中,“他比我的父亲还要大/经理说他老/主管说他/老组长说他老/连那皱纹都爬在脸上/也说他老......”中对老民工的同情,同时作者自己也是一个弱者,正如在诗歌的结尾写到“他走时的印象啊/如同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在城市辛辛苦苦奋斗,苍老后等待的结局就是扫地出门,最终融不进城市,回不去故乡。
老乔和他创作的打工诗歌的时候。已经不是诗歌的黄金年代,不似盛唐时期一首优秀的诗歌就可以状元及第,进入社会的顶层。也不似80年代的时候,全民对诗歌有着了一种狂热的爱。
他接触诗歌的时候虽然诗歌依旧比较沉寂,但是2011年前后随着网络的兴起,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加入,诗歌开始借助网络活跃起来,而老乔几乎就是这个时期开始诗歌创作。
老乔最自豪的事,他说,不是在打工期间创作了很多打工诗歌,而是亲手缔造了“打工诗社”,他最初在微博上创下了#打工诗社#的话题,以团体运营的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底层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并相续创建了广东、湖南、江苏、云南、贵州、等各地分社带动创作人员三千余人,在腾讯微博#打工诗社#话题创下30万条广播量和一千八百多万次点击量的记录。并在2014年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得到了圈内一致好评。到了今天打工诗社的微信公众平台“打工文艺”依旧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在那里发表东西。
一天老乔兴奋地问我重庆哪里有厨师学校,他说,自己虽然被称为乔峰但是却不愿意继续在外漂泊,希望回故乡,学一份做菜的手艺,然后自己开一家店铺,过踏踏实实日子。这只是一份简单的梦想,但是却真实而高贵。
提及诗歌,他说肯定还要继续。如果条件允许,他会考虑出版自己的第二本诗歌集。还会把打工文艺微信平台中优秀的作品选出来印成纸刊送给朋友们作纪念。
双十一快到了,老乔说;等待他们的将又是一场硬仗,不过这个双十一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在快递员的岗位上过双十一了。他计划着春节就回去完成学做菜开饭店的愿望。
作者简介:
渝溪小鬼(微信号yuxixiaogui),本名钟巍,重庆人,自由文字爱好者。爱翻书,偶尔写字,作品散见于网络。对生活相信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哮喘。同时对生活有一种明知没有结局依旧相信奇迹的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