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汀教授,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博士,市场营销领域著名的华人学者,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署名论文40余篇,活跃于渠道治理、群体决策和本土营销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现为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市场营销学系教授,系主任。同时被武汉大学聘为珞珈学者讲座教授
昨天有幸听到苏晨汀教授的讲座,他强调设立粤港澳湾区的背景要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结合起来,笔者赶紧翻开读书笔记三十四篇:《一带一路》,很多内容观点正是苏教授所阐明的,当然还需要补充一些,下面做些分享: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由于种种原因<见三十四篇>, 中国需要打造欧亚非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共同体,建立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我们需要和周边国家“分享”闲置资源,请注意这里不是共享经济的“共享”,是分享,只有“分享”才能建立信任,只有分享,才能合理利用资源,分享是为了更高效率的交换。分享不是”侵略“,我们愿意同广大周边国家一起合作共赢。分享是为了“走进去”而不是“走出去”,我们有很多企业前几年为了走出国门,开始疯狂并购国外资产,不过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政策法律,文化冲突,技术限制,导致走出去后又走回来。‘走进去“必须提倡中国制(智)造,锻造中国品牌。中国智造,就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引擎“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湾区概念就被提上议程了。当今中国,只有粤港澳地区才具备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只有科技创新,强大的中国品牌才能被塑造,中国才不会一直做”世界的工厂“,因为湾区的定位很清晰:创新制造导向,打造中国的智造中心。在湾区各区各自打造核心竞争力:把创新研发交给深圳,把金融服务交给香港,把贸易交给广州,娱乐休闲交给珠海澳门,高科技制造交给其他城市。
不过在湾区内,面临一国两制”的地区结合,在很多方面上面临着挑战:
1)湾区有谁来领导?不能群龙无首,让行政指定?当然不行,这样广州就想着抢老大了。让市场来决定?市场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是试错机制的,等市场试对了,黄花菜都凉了。
2)湾区经济整合:各个生产要素能否自由流动?譬如户籍改革,医生科技人员能否自由流动?
3)湾区经济合作:税收能否平等,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享受最优惠的税收政策,能否设计最优的税收政策来让货物在区域间自由平等流动
4)湾区融资选择:目前有A股和H股。很多股票即是A股,又是H股,怎么判断它们的市值价值?
我们已经有了强大的改革资本,制度的优势和人力成本,相信在年底出台的《粤港澳细则〉会对这些挑战作出详细的规划。“一国两制”是举世瞩目的创举,相信这些挑选并不会难倒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