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拜访了安岳石刻,给我印象深刻,深深为古代匠人鬼斧神工的技艺所折服,我共去了2个地方,一个叫圆觉寺,一个叫毗卢寺,圆觉寺中有图片简单介绍了整个安岳石刻的代表塑像和地点,原来安岳石刻历代石窟造像有200多处,造像10万余尊,但并不集中,而是分散到各个乡村。
安岳石刻流行一佛两菩萨,圆觉寺中就有这么巨大的三窟,中间是佛,两边是菩萨,佛高约4米,两尊佛约高3米7,而且这三尊佛像都是脚踏两朵莲花,区别于其他地域的佛像,而且每个洞窟的上方(约在佛像头平行的高度) 两侧石壁上刻有飞天像,在石壁上画像,画得活灵活现已令人称道,何况全是时刻出来,还灵动活泼,让人感叹匠人的高超技艺。
时间还早,我们又驱车去毗卢寺,导航只有50多公里,但我们走了1个多小时,因为全是乡间弯路,错车困难,拐弯又多,一路上没有路牌指示,到了毗卢寺已经下午4点了,周围是田间小路,车只能停在石子路边,车还没停稳已围了4个手拿香烛的中老年妇女,嘴里嚷着买她手里的香烛,并一直跟着我们走到门口,口中念叨“你看我今天一天都没卖出去了,开个张嘛,就买点儿纸嘛,保佑大人娃儿平安……..”只得买了两个人火烛,她们才退去。
进了毗卢寺,首先看到的是柳本尊的"十炼修行图",通过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顶、舍臂、炼阴、炼膝十种苛苦修行来普度众生最后成佛的故事,看来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强,据说就此高6.6米,宽14米,深4.5米的壁洞上雕刻的大小人物约有40多个,花去了这位匠人约30年的时间,再往里走,终于来到了安岳的名片——紫竹观音面前,她高约3米,悬刻于长、宽约10米的石窟,神态自若,闲适悠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侧身坐在一张长3米的弧形荷叶上,飘逸自然而有丰韵,号称东方“维纳斯”,雕像上身穿短袖薄裟,袒胸裸肘,臂戴膀圈,璎珞象随身而泻的金色瀑布,网坠于胸腹;下身长裙薄如蝉翼,紧贴于腰腿之间,衣裙飘逸,富于动感。她上身稍左侧,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五指自然下垂,一双秀丽的赤脚,左脚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花蕊,右腿弯曲上翘,脚踏莲叶,故人们又俗称她"翘脚观音"。紫竹观音仿佛就是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而且从不同的距离角度看紫竹观音,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既具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仪容,还有男子的气概,让人不得不为这个宋代匠人那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精堪技艺所折服,在观音像石壁的下部还有7、8个凸出的石坯,可惜这位匠人实在没有力气继续雕刻下去,他已经在毗卢寺耗尽了毕生的经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有红卫兵要来破坏这些雕刻,多亏住在旁边的8户人家用稻草遮盖起来才幸免于难,听说当时有一人想破坏这个观音,把她的右手掌敲断了,接着过了半个月,他上山干农活跌了一跤把手跌断了,大家都说是他的报应,吓得他赶紧去镇上找了个泥水匠做了个手掌给观音安上,后来再也没有人敢来破坏这尊观音雕像,算是因祸得福吧!后来大足石刻重塑时,文物局的领导和相关专家一起来此参观,发现紫竹观音补修的手实在有碍观瞻,就问某专家能否修复?某专家一口答应,且需要2万经费,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只总算协调多了,只是线条的灵动和比例仍然还差强人意,或者这就是天意吧?十全九美吧!
本来还想去附近的华严寺,可惜正在修路,天色已晚又在下雨,只能等10月后再去拜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