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东西怕是以记忆为燃料活着的,至于那记忆在现实中是不是重要,对于维持生命来说好像怎么都无所谓,仅仅是燃料罢了。 ——村上春树
我从小话不多,偏内向,但是对味道特别敏感,只要有炊火的香味飘过来就会不自觉地朝着那方向看去,用它来当诱饵拐走我也是不错的办法。所以打小家人就觉得我够省事,当饭菜端上桌子的时候,我已经跟着饭菜香味在桌前整装待发了,正好省去了大声叫唤我吃饭的力气。过年更是如此,年味对我小时候来说是山珍海味和合家团聚的,加上爷爷奶奶还有表哥表姐的一家小十口人围在炉灶边,大锅菜里放满了所有我爱吃的食物,大家挨得紧紧的,温暖也亲近。我帮弟弟拨虾,妈妈帮我盛汤,吃的是味道还是气氛,现在可能已经分不清了。回忆中的年味总是给人一种最温暖甚至带着一丝炽热的感觉,一年中所有的五味杂陈,人情冷暖都会在年味前被冲淡,仿佛提醒着我们忘记一切,好好吃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家乡在福建的一个小村里,清晨,公鸡会打鸣,一些人还在路上吆喝着收鸭毛。最期待大年三十,不仅晚上的年夜饭让我垂涎欲滴,饭后的红包对我更是一种美食基金。父母从小让我们兄弟自己管理好红包钱,培养储蓄意识,但我都是一半的钱都拿去喂了舌头。大年三十的一天对我们小孩来说并不轻松,尽管如此,早上起来还是可以喝到奶奶亲手煮的花生仁汤。可别小瞧这小小的一碗,所有的花生都是前一天奶奶精挑细选的,发芽的不能要,颜色不对的更是直接剔除。将这些精致的花生捣碎,进锅熬煮,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整个大厅都飘着浓浓的花生味。最后撒上一些白糖收尾,早上的这一碗汤给我们几个小孩提供了几乎一整天的能量,浓郁的花生味,每口喝下去就像是抓了一大把花生放在嘴里,刺激又过瘾,再配上福建特色的紫菜光饼。那时候觉得,这就是年味,少了花生汤和光饼的早上,那一定是没有年味的。早上饱餐一顿后,我们小孩就要开始帮家里准备年货,接着帮长辈们贴春联,年货也有很多我爱吃的小零食,特别是冬瓜条,软糯又冰甜的味道让我一度觉得这跟冬瓜没有任何关系。放在大厅的冬瓜条有三分之一都是被我吃掉的,家里人却认为是晚上的老鼠偷摸摸的专吃冬瓜条。
最隆重的一餐就是晚上了,从下午开始家里人就开始井井有条的准备着,逢年过节的传统就是吃海鲜,年夜饭也不例外。健壮的螃蟹,呆萌的濑尿虾,还有呆头呆脑的小虾处理好后一股脑放进大锅里慢慢的煮着。最重要的秘诀当然是汤底!用的是鸭子清汤做底,海鲜和鸭子的绝妙结合真的无法言喻的美味。时间差不多后,大人会把锅端到电磁炉上,当做火锅来吃。现在看来真的是足够奢侈和用心,在外面吃的话,恐怕是找不到第二家这样用心的餐厅了。既然是火锅,配料当然是不能少,各式肉丸和牛肉片是我们小孩的最爱,母亲和姑姑们则专注的涮着青菜吃,父亲和大伯则是从海鲜下手,爷爷奶奶最朴素,先喝锅里的汤然后煮一些萝卜莲藕。晚饭的食材似乎早已经被四分天下,大家在同一屋檐下,吃着各自认为最美味的不同食材。浓厚的年味汇聚着我们这个大家庭,在我们眼里每次的年味都是不一样,心情却是心照不宣的统一:团聚。
自从七年前出国求学,每年都会错过这一顿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家里人发的美食照片在群里,心里都在暗暗的告诉自己赶快读完书回家过年。正如村上春树说的那样,有时候人活着需要用足够的回忆当做燃料,燃烧着过去美好的回忆,来支撑当下的失落,迷茫,甚至是绝望。支撑着我度过一个个无助和孤独的夜晚,就是靠着过往那幸福的回忆。辞旧迎新的春联,叽叽喳喳的饭桌,奶奶的花生仁汤......
过得是年,活的却是味。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