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写些什么,看着空荡荡的页面发呆好几分钟了,微信突然有人发来消息,打开看是宋大宝告诉我她饿了,想吃鸭脖,可怜巴巴的。
然后就顺手敲下了这个标题,“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消磨彼此”。但是仔细一想,这未免也太顺畅了,肯定之前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话。果然,一搜发现竟然是特师早期的一条微博,原博后面还有一句,“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消磨彼此,却忘了交谈”。
但是我敲下这句话之后,其实下面想接另外一句,“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消磨彼此,看不清前路”,因为在我而言,别人和我的互相消磨基本都是花在了交谈上,太多漫无目的的对话,杂乱而又散漫。谈工作谈生活,聊前男友前女友,什么都可以聊,总能找到和我一样表达欲丰富的人。
可是这种蓬勃的表达欲通常是间歇性的,有周期,不是说像性欲一样突然降临又慢慢散去。表达牵扯到倾诉和倾听,往往倾诉者也是倾听者,而深度的表达需要建立在深入的感情基础上的,一旦牵扯情感,很多事情就不那么条理清晰了。最怕的是聊着聊着聊出感情了,我不想陷入一段长期的关系,因为我还没准备好,当然没准备好只是对自己对别人的一个说辞,归根结底还是在逃避什么,我只是懒得去想。
之前很喜欢留几手的一句话,说的就是我们这类人的表达模式,突然开始,耗尽了新鲜感,然后缓慢消解。
“异性网友,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表现的异常亲呢,从5岁开始各种经历,聊到大学,再聊工作,聊过往情史,聊爱好特长,通宵达旦,无话不聊。然后分享生活中快乐烦恼琐事,互传照片,互诉衷肠,约定未来一起去做某些事等等。然后突然某一天开始,发现没什么话题了,感觉对方也没那么重要,最后无疾而终。”
之前做公众号,微信加过很多电影资源类的粉丝,女粉居多,大家也没什么交集,平时朋友圈互相点赞,赞点的多了,也会形成一种认知默契,先是评论区互动,慢慢有合适的契机,可能会聊几句,有认知默契的人沟通起来更加顺畅,而且更容易持续下去。
曾经有几断时间,的确有过几个很聊得来的人,有时候会有种错觉,要是长期聊下去,不结婚都说不过去。但是还好最后大家都很有默契的疏远了。现在想来是怎么开始疏远的呢?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是话题越来越少了,有的是感觉聊着聊着三观好像也不是那么合,还有的就是突然不说话了,很突然很神奇,那个朋友现在还躺在我的通讯录里,偶尔还能看到她发朋友圈,我也会适时的选择点个赞,她也常常回赞,并在朋友圈会有一些仍有温度的寒暄,不过真的就是之后一句话也没说了。想来我也没爆照也没说过分的话有出格的暗示,不过我好像也没有主动想过去找她,心照不宣大致就是这样吧。
我不确定这些断断续续的表达欲在我的生命中有什么意义,能为我带来什么?一段又一段的时间在交谈中中被遗弃,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消磨彼此,不去管前路有什么。我预感我的表达欲再慢慢耗尽了,所以这些难得的消磨本身应该也是一种享受吧。
写到最后,前言不搭后语想到一句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放上来日后慢慢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