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1.5.8隋唐大熔炉---来者不拒的大汉族

1.5.8隋唐大熔炉---来者不拒的大汉族


小武想了想,又好奇道:“照你这么说来,鲜卑民歌里唱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能不能算作汉族民歌? “


八角笑道:“算,必须算!既然鲜卑族已经基本溶于汉族,那就只能这么算了,不然算是谁的?此外,《木兰歌》等等这些个北朝民歌,都是一样处理。”


小武睁大了眼睛,笑道:“那冯太后和孝文帝命令鲜卑人全都得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是吗?所以这些鲜卑文的歌,也都翻唱为汉语的咯?”


八角捋须笑道:“远远不止如此。孝文帝还将数百个鲜卑姓氏,一一对照的起了汉姓。并且按照汉人门阀等级制度,宣称鲜卑汉化后的八大姓(穆、陆、贺、、楼、于、嵇、尉)同汉人的四大顶级人家(崔、卢、郑、王)相当。


“为了进一步融合两族,孝文帝亲自娶了不少汉人大姓女子、充入后宫;并为五个皇弟都聘了汉人大姓女子为王妃,还将许多鲜卑公主嫁入汉族高门。这样一来,北魏大臣们也都有样学样,汉与鲜卑便飞快地水乳交融。”


说着,八角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飘飘摇摇的从袖筒之中飞出,小武连忙上前接过一看,正是一张鲜卑大姓汉化姓氏对照表。


图表 18鲜卑大姓汉化姓氏(部分)对照表

图表18鲜卑大姓汉化姓氏(部分)对照表

 

小武仔细看了一会儿,突然道:“我想起来了,原来直到宋朝时的《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也还是有不少鲜卑后人啊!比如说双鞭呼延灼等等,还有那一丈青扈三娘、就是跟花木兰差不多的女将,难怪那么厉害。”


八角笑了笑,道:“你要是想说宋朝女将的话,那最厉害的莫过于穆桂英了,当然也是鲜卑后人呀。”


小武只得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那么北魏皇室的姓,由‘拓跋’改为‘元’了,是因为‘元’这个姓最尊贵,对吗?”


八角点了点头,笑道:“不错,你有些悟性。‘元’就是最初、最大的意思。而‘拓跋’两字的起源,本由‘秃发’的发音而来,代表着游牧民族的意思。”


“因为游牧民族在骑马的时候,不想被飞舞的头发遮住眼睛(作战时这可是要命的),往往将头顶、前额以及两边的头发剃去。所以从前面看,就是‘秃发’了。而至于脑后的头发,则可剃可不剃,为了美观也可以编做发辫。”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难怪以前南凉的皇帝、秃发乌孤也是鲜卑人!他其实也姓拓跋!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


八角微笑道:“不错。并且除了大部分的鲜卑姓氏并入汉人姓氏以外(多半会改姓、少部分不肯改或者拖到后世才改),突厥的阿史那等姓、青海的吐谷浑氏、乃至大理的段氏等等,也均传自于鲜卑姓氏。”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一直忽视了这点。原来鲜卑族对中华各地的民族影响是如此的巨大,真不比汉人小多少。”


八角点了点头,道:“鲜卑确实是一个大民族。不过到了隋唐之时,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已经进入了尾声。主要是北魏时期胡汉合一的思想,被隋唐全盘继承了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便同时使用了皇帝和天可汗这两种称呼,有了胡汉双重的最高头衔,就更容易得到胡汉人民的双重支持。”


小武点了点头,道:“是。不过隋唐的时候,北方的突厥开始强盛了。对吗?”


八角点了点头,道:“北魏时期三次迁都,京城由盛乐(内蒙和林)到平城(山西大同)再改为洛阳(河南洛阳),一条直线由北向南,然后完全融合于中原汉族。这样做便同时有了两个效果,一则鲜卑人彻底让出了北方草原;二则成为了极其彻底的汉化典型,自从鲜卑主体迁至洛阳,就再也不能回返北方去了。”


“不过,北魏这两次迁都的理由略有不同。第一次南迁到平城(大同)是为了便于同慕容鲜卑争夺长城以内。第二次是孝文帝假装要同南朝开战,故率领群臣与军队南下到洛阳备战。然而此时的南北朝形势、南方比较强,北朝群臣便极力劝阻;但孝文帝只是耍了个枪花、然后借驴下坡,称不打仗也行,但朝廷主体都到了洛阳,顺势落实迁都。随后孝文帝亲自执笔,将鲜卑各大姓的籍贯悉数由漠北改成了洛阳,并且在洛阳附近择地、继续建设传国工程---龙门石窟。”


小武恍然道:“原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这两大艺术瑰宝,都是北魏建设的!只是前者代表着立都大同,后者代表着迁都洛阳!”


图表 19龙门石窟远观(洛阳)

图表19龙门石窟远观(洛阳)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点了点头,道:“鲜卑与汉的融合是十分彻底的,但是冯太后和孝文帝都为此做了很大牺牲。冯太后灭了自己的儿子、也是孝文帝的父亲;而孝文帝也灭了自己的儿子、太子元恂,因为他坚持说鲜卑话、得到了拒绝汉化的鲜卑众臣支持。”


“事实上元恂的悲剧更大,因为大臣诱骗他说‘洛阳太热、还是身穿胡服比较凉快’。但当他穿上鲜卑服装后,触怒了正好撞见的孝文帝,所以矛盾就被激化了,结果被废、然后处死。最终,由孝文帝另一个会说汉语的儿子元恪接替了太子之位,才将汉化继续下去。”


小武听了,嗔目结舌,半天才叹道:“北魏真是付出了两代帝皇继承人的性命呀,这才完成了鲜卑的全面汉化!这种文化变革之斗争,竟是如此之艰巨和激烈!”


八角点头道:“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切不要以为‘汉与鲜卑的合并’是容易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冯太后、孝文帝的付出可大了!甚至连孝文帝非常喜爱的皇后冯清(冯太后的侄女)也因为不肯学习汉语而最终被废。”


“转过头来说,由于汉化鲜卑人的大举南下而不返,造成了被腾空的北方大草原渐次被其它游牧民族所占领,其中突厥最为强大,也管辖了不少其它部族。”


小武道:“我听说隋唐时候都对突厥进行了分化瓦解。”


八角微笑道:“这你也知道?此事得从北朝时的长孙晟说起,他早先作为南方的和亲使者,护送公主去了突厥。因为本人的骑射水平卓越,曾当着突厥可汗的面,上演过‘一箭双雕’的好戏,故深得突厥人的欢心。”


“长孙晟长期待在突厥,发现突厥管控的地域极广,但内部各方矛盾分歧巨大。于是他后来建议隋文帝联合其中某些势力、反对其它一些势力,挑拨各势力互相殴斗。突厥人的性子好勇斗狠,一挑就打,于是分裂越来越严重。”


小武犹豫道:“长孙晟?这名字好熟啊?一箭双雕的成语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八角捋须微笑道:“是的。长孙晟是长孙无垢和长孙无忌姐弟俩的亲生父亲,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岳父。”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隋文帝有了他,可真是一大臂助呢!”


八角笑道:“此外隋炀帝还有裴矩呢!裴矩任职西北多年,写下《西域图纪》三卷,进献给皇帝。此三卷分别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的北、中、南三条分支线路,包括四十四个国家。”


小武讶道:“裴矩历史上名气不响啊?但是要叙述清楚这三条路的各沿线国家谈何容易?这得下了多少心血啊?”


八角捋须微笑道:“北路从伊吾开始,途经蒲类、铁勒、突厥可汗的王宫,横渡额尔齐思河到拂茠;中路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开始,跨越葱岭,途经拔那汉国、康、东西曹、何、大小安、穆、等国,直到波斯;南路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开始,也跨过葱岭,途经护密、吐火罗、挹怛、漕国,直到北婆罗门。”


看着小武惊异的眼光,八角继续道:“概括起来,北路卷说的是向西北走哈萨克斯坦,可直到钦察草原,后世的蒙古西征便是如此走法。中路卷说的是丝绸之路主干道,一直向西,经过河中可到波斯,古今的欧亚贸易大多依此进行。南路卷说的是向西转南,直至抵达天竺(北印度),后世唐僧取经便是如此走法。”


小武浑身一震道:“裴矩真是放大版的张骞啊!他只是一个人,在那个年代的条件下竟然能将世界了解的这么清楚!真是了不起!”


八角颔首笑道:“隋朝能得到欧亚各国史家的一致高度评价,根源就是因为有裴矩这个思想上的先驱者。于是隋炀帝按图索骥,打算出兵收服西域;又亲自大举西巡,并在甘肃张掖的焉支山上召见了西域27国的代表。当时大隋朝的排场是盛况空前,而隋炀帝也因此被誉为主办了世界上第一次世博会(World Expo)!”


小武赞道:“原来如此。隋炀帝本来还是很有宏图大志的么。”


八角摇摇头道:“不过他并没有持之以恒。隋炀帝后来耽于女色和享乐,没了作为,最终导致身死国灭。到了唐朝初年,由于李渊的发小、密友兼首席参谋裴寂,是裴矩的同门家族后辈,而他仍然受到重用,直至活过了玄武门事变方才寿终正寝。所以裴矩的思想依然能够贯穿唐人的文化。”


小武这才恍然,道:“以前听说过河东裴家,在门第时代是影响很大的。”


八角点了点头,转口道:“从盛唐开始,东、西突厥先后被唐军击溃,多位突厥可汗被斩,强大的北方威胁就此不复存在。”


“不过唐朝也继续开动着民族融合的大机器,在各个方面不断消除歧视和壁垒、进一步将各族合而为一。不过此时的融合已经开始以合并突厥各部、以及本由突厥控制的其它民族为主。”


小武想了想道:“盛唐之时,丝绸之路十分热闹。想必从西域而来的其它胡人也是极多的吧?他们也有不少人融入汉族吗?”


八角抿嘴笑道:“你还真越问越多呀?好吧,既然你这么好奇,我就多说几句。如果今天去西安,你依然能找到两条街道,分别叫做‘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在唐朝时期,这两条巷子里充斥着收费的汉语速成班;那都是给顺着陆上丝绸之路而来的欧亚胡人、快速跨过语言门槛而专门设立的。”


小武哈哈大笑道:“是不是当时的欧亚胡人,必须考过汉语四级,才能够走出这两条巷子?然后才能去中国别的地方?”


八角呵呵一笑,又道:“不过,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很发达。当时的中国对外海港以广州为主,所以亦有10万余户胡商逐渐移民广州,其中阿拉伯人、犹太人、基督教徒都应有尽有。”


小武大为惊讶,道:“还有此事?我怎么不知道?”


八角哼了一声,道:“不过,当唐朝末年黄巢大军席卷天下、经过广州的时候,乱军贪图胡商富裕,于是抢劫并屠灭了广州的胡人区。当时,广州的数十万外国人一下子荡然无存,此举在客观上又一次使中国境内的白人数量大减。”


小武连连摇头,不忍道:“黄巢的部队作风我略有所闻,他虽然号称是汉人,但依我看跟羯族的石虎也没什么区别。”


八角点了点头,又道:“黄巢大乱时,裹挟70万大军流动10余省,包括唐朝的正规军在内,天下几乎无人敢挡。然而,却有一只沙陀人军队,号称‘乌鸦军’,对黄巢各部却是屡战屡胜。以至于到后来,黄巢一听说‘乌鸦军’来了,就命令部下改道避开。”


小武讶道:“啥是‘乌鸦军’?沙陀人是哪里的?他们顶替了大唐正规军吗?”


八角笑了笑道:“乌鸦军是李克用的军队,人数虽不很多,但都是黑衣黑甲的骑兵精锐。李克用羡慕当年天可汗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精骑,所以仿制了这只军队,兵士快马奔驰之时黑衣飞舞,看上去有如大乌鸦,所以称为‘乌鸦军’。”


小武这才明白,点头道:“原来如此,倒也是很形象的。”


八角又道:“沙陀人,原本居住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哈密巴里坤湖一带,先依附于西突厥,后隶属于唐朝北庭都护府。再以后,出于对吐蕃势力渗透西域的担心,唐朝便协调沙陀人大举东迁,其酋长朱邪赤心亦被赐姓,改称李赤心。”


小武点头道:“原来唐末的名将李克用,就是李赤心的后代。”


八角捋须道:“其实若追溯到更早的话,沙陀人本来就是迁徙过无数次的部族,最早起源于中国,又跟中亚粟特人同宗,也称为昭武九姓之国。”


小武越听越奇,忙道:“昭武九姓又是什么东东?”


八角笑道:“传说中亚的河中地区(阿姆河、锡尔河的两河流域)的九个国家,都是汉朝时大月氏国的后代,都以昭武为氏,故唐朝称之为昭武九姓国家。”


“说起来,‘昭武’即甘肃省张掖市昭武县,原本是汉朝时大月氏国西迁以前所在的故地。也就是说,昭武人(或大月氏人)先从甘肃西迁去了中亚,部分后人又从中亚回迁到新疆哈密(此时改叫沙陀人),最后再迁入中原与汉人同化。”


小武大惊道:“这么说来,他们祖上可以追溯到大月氏国,而且早就在中国到中亚之间的草原来回迁徙过好多次了?”


八角呵呵笑道:“正是。昭武九姓国家具体指的是: 康国、安国、曹国、石国、史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再加上附近的其它一些小国,如穆国、拔汗那国、东安国、乌那曷、漕国、毕国、那色波等等,在河中地区彼此相错而居。”


说罢,八角又挥手扔出一张地图,小武连忙看了看,是唐朝西域地图,其最西边的部分,上方就是河中地区的昭武九姓国家,而下方是吐火罗地区。


图表 20昭武九姓国家及吐火罗所在地 (唐朝时)

图表20昭武九姓国家及吐火罗所在地 (唐朝时)


八角见小武看的聚精会神,便笑指着地图左上角道:“这最远的火寻国,就是花剌子模的祖先。他们后来也强大过,但最终为蒙古所灭。”


“不过我们暂时不必想这么远。这昭武九姓国家,都是武则天时期征服西突厥时顺带收服的。一般来说,唐人直接将国名当成姓氏来称呼那里的人。”


小武讶道:“也就是说,那里的人共有九个姓氏,比如康、安、石、何、米、曹、史,等等咯?”


图表21昭武九姓(中亚的汉化胡姓)

图表21昭武九姓(中亚的汉化胡姓)


八角笑道:“其实加上那里的其它中亚小国,姓氏还要更多些,但基本上就是这样了。而因为同宗的关系,沙陀人和他们的姓是差不多的。”


小武点头道:“我记得在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很多位皇帝原来都是沙陀人啊。小时候我还背过一首诗,可以用来概括五代呢:


朱李石刘郭,

梁唐晋汉周,

纵横十五帝,

拨乱五十秋。”


八角捋须呵呵笑道:“背的没错。五代时的名人,如李克用、李存勖、李思源、安敬思(即十三太保李存孝)、康君立、史建瑭、石敬瑭、刘知远等均为沙陀人。”


 “除去改为汉人大姓,比如姓李、姓刘的以外,其余沙陀人基本上都沿用昭武九姓。如此一来,沙陀人便也迅速的融入了汉族之中,再也分不清楚彼此了。”


小武连连点头,叹道:“难怪要叫‘黄色中国’啊!这些黄色人种连续不断地融合进来,大汉族完全是来者不拒啊。这个命名是再贴切不过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529评论 5 47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15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09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8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87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8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2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28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0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73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7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0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