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从小就是在这些成语及故事的熏陶下长大的;除了李白小时候的趣事和古人的谚语,我们还在课本上学到了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工作后,我们又接触到了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异类》,两本书的核心理论都是“一万小时定律”:
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翘楚及专家。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生活中的我们,却似乎总像龟兔赛跑中那个自大懒散的兔子,每当决定要做一件事,总是在“三分钟热度”的情况下冲在前面;但很快,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懈怠甚至放弃,最终败给那只温吞迟缓的乌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平庸的人生。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而如何“立长志”,且一以贯之呢?
最近我读了日本习惯培养专家顾问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立长志”,除了超强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的诀窍和方法;这本书,就是作者倾心向读者教授习惯养成能力的一本书。
书的开始,作者讲述了“人生命运迥然不同的两个上班族”的故事:
吉田先生性格开朗,爱赶潮流、喜欢挑战新事物,但总是陷入“3分钟热度”的怪圈;而新井先生可就踏实多了:他总是客观审视自己,设立能力范围内的合理目标;对时间管理和电子报务产生兴趣后,新井就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在坚持七年后,成为了时间管理方面小有成就的专家并开始独立创业。
读到这里我不禁汗颜:吉田先生不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吗……就拿在网上写作而言,我从QQ日志写到开心网、MSN还没停止服务时也跟风写过一阵;在新浪开过博客,现在却连密码都不记得了;目前就是跟风玩微博和写豆瓣日记,可是,到底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心里没底。
所以,我想,你和我一样,都需要学习一下新井先生“小小的行动产生'加倍回报'的结果”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指点迷津,这个方法,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养成好习惯。
“我习惯晚上睡觉前刷朋友圈……”
“我习惯周末的早晨睡个懒觉……”
“我习惯每周五下午在家里大扫除……”
每个人都可以列出自己的一堆习惯来。不同的是,习惯有好有坏;相同的是,这些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成自然”,当一件事情成为了习惯,我们不用意志力就可以坚持每天都做。
作者在书中对习惯是这样定义的:“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
人是“习惯的生物”,“习惯控制着我们的言行和对旁人的反应,我们与成功人士的区别就在于习惯如何;一旦某种行为化为习惯,就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控制;就可以通过较少的劳动获得较大的成果”
那么,“三分钟热度”又是为何呢?书中也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定义,认为正是因为人具有“对抗新变化、保持现状的倾向”;也就是说,人具有“习惯引力”,才会在“习惯引力”的作用下,抵抗新变化、维持现状。
也就是我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惰性。
根据行为科学及脑科学研究知识,作者得出结论习惯的养成,会遇到三大难关,而根据这三大难关,行为习惯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马上就想放弃的反抗期、很容易被预定事项或他人影响的不稳定期、逐渐感到厌烦的倦怠期。
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以“农民的眼光”为自己洒下习惯的种子,确定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养成良好习惯,拥抱美好人生。
那么,现在请现从第一步开始:细化自己的年度计划,将其分为每个月的“月度计划”;在月度计划中,我们可以每天坚持写作、每天学习英语,甚至每天做到早睡早起、睡前不要刷朋友圈玩手机。
这里,作者贴心地列出了“七十项习惯清单”,从“自我投资”、“金钱”、“心灵成长(压力、动力)”、“运用时间”、“人际关系”、“健康、美”六个方面供读者参考:
为了使读者能够拥有养成习惯的能力,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从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来讲述如何养成习惯:
在习惯培养的全过程中,为了给自己获得持续的动力,作者还提供了十二个“持续开关”,我们可以将这些“持续开关”穿插进习惯养成的过程,调节状态、获取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习惯的力量及重要性。作者反复强调,为了降低失败率,一开始,从“婴儿学步”做起,不要给自己太宏大的目标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就现从“早睡早起”这个好习惯开始吧!
下一个习惯,就是放下手机,不刷朋友圈,咱们一起做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