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不讲就出局,本周的主题是,成长。
成长的感悟
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成长,是在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里,他说,与人正式交易时间之前需要牢记的第一条铁律是,是否能得到成长,是否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不讲就出局这个群,因为我认为加入这个群一起练习演讲,肯定会让我得到成长。
第一期的主题是自我介绍,我花了一些时间准备,但听到其他人的自我介绍,我感觉我的介绍平淡无奇,我有些沮丧,我甚至想,参加完几期我就退出吧,我好像不太适合这样的社群,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接着我看到大家在群里相互鼓励,甚至有热心的小伙伴逐个对大家的演讲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两点:第一点是感动于他们的热心关注,他们愿意花时间在其他人身上,他们是这个群的支柱力量;第二点是质疑我自己的努力程度,我交上来的作业是否对得起大家为我花的那些时间?
我开始重视这件事,当周主题一出来,我就会花时间思考我的演讲,基本上如果正常的话,周三之前就可以把提纲确定下来,我也学着开始写简书,把演讲提纲传上去。因为我给自己定的路径是即兴演讲,提纲确定下来,再找个空闲录音几遍,最后优选一个发布出去就可以了。
直到活动的第四周,杨雯煜对我说我停顿的时间太长,听起来很费劲。忽然间,我开始怀疑当初设定的路径。不错,我是要达到即兴演讲的目标,但不一定我训练的过程也是即兴演讲啊,我都还没有达到演讲最基本的功力,如何实现不写稿就可以打动听众?记得李笑来老师说过,一切都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的,即便是那些舞台上看起来很自然的“救场”,也是提前演练过的,优秀的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我又何必给自己设定一个难以实现的路径呢?如果我认真对待每一次演讲,日拱一卒,我也一样可以做到在公众面前自然、有效表达啊。
成长的期待
有了以上的感悟,我开始期待自己的成长。我开始思考一些成长的关键词,并对此给自己设定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落后
关于落后,李笑来老师说“过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了”。
的确是这样的,在不讲就出局这个群里,有些人忘记或没来得及在规定的时间交作业,有些人交的是不完整的作业。我会想“我每周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包括那些特别忙的日子,所以我一定是在平均水准以上,我不是落后的”。
但李笑来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可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而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所以要做到不落后,还需要更多努力。以后我会要求自己更早开始准备,交作业尽可能交得早一些;一定要写文稿,因为写文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还要适当地脱稿演讲,因为这样才可以最终实现即兴演讲嘛。
二、长期
加入这个群的初心是期望通过长期的训练最终拥有想拥有的能力。那么,我的这个“长期”究竟有多长?
很显然,如果我每周只是为了交作业,不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我可能也会有成长,不过由于“成长率”很低,这个长期会很长,说不定当我老了,也还没学会即兴演讲。
进一步,如果我每周认真对待作业,投入更多注意力,在作品内容、作品演练上多下功夫,我的“成长率”会提高,那样,这个长期会相应缩短。
更进一步,如果我用更专注的精神,同时加强写作、演讲、认知等多维度学习与实践,借以不断提高“成长率”,那样,这个长期是不是会更短呢?
现在,我每天会要求自己记录一些东西,每周更新一篇文章,我还在喜马拉雅上关注了演讲与口才之类的学习专辑,也开始找时间朗读一些书,相信积累的力量,终有一日,我一定会拥有我羡慕的演讲能力。
三、共同成长
李笑来老师很相信共同成长,他说,在成长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战友,因为我们需要并肩战斗,共同抵挡外界的阻力,我们要因为身边存在这些战友而感到无比的庆幸。
在这个群里,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而应该花更多时间关注群里的其他人,相互学习、支持,相互迭代,比如王春兰、杨雯煜等就为大家做了很多事,尤其是杨雯煜对我的提点,让我充满感激,就像点醒一个打瞌睡的人,因为你的提醒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谢谢你!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定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听其他人演讲,说出我真实的感受和建议。如果我们都这么做,等到某一天回过头去看时,一定会发现我们已经肩并肩走了很远,并且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说到这里,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我们共同成长后的样子了。这一期就到这里,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