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天气:阴天
坐标:上海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定的误会,觉得博士后是我们最高学位。其实不然,博士后是一个工作职务,不是学位,最高学位就到博士。我一度认为,博士后是有志向从事科研教育事业的博士从学生过渡到教员的一个过程。如果不能全身心做科研,应该不会选择博士后。
博士是最高学位。那么要拿到博士学位有多难?至少我看到的博士生们每天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当然也有很多是痛苦并快乐着。相信真的靠自己实力读出来的博士,无论在学术能力上还是在抗逆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成长。
想着博士毕业也一年多了,时间真的很快。但你不知道在还没有去掉“生”的时候,时间过得有多慢,尤其是等着自己的论文发表过程,可能真的有“度日如年”吧。
作为一个工科的博士,我更多关注的EI和SCI。以我导师的说法,发EI是为了在国内这个领域“露脸”,说明你是从事这个专业方向的,以后也便于和国内业内人士交流探讨科研。这也导致我自己在读博前两年发了几篇之后就不太关注于国内的期刊情况了,所以这两天听到一些国内各类期刊的分类和区别还有些蒙圈,惭愧!
发SCI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的要求,毕竟博士课题基本就是一个别人不做只有你在做的东西,要做到有突破有创新,自然要立足于世界观。这个观点只是基于我了解的工科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要求如何有待调查。
至于是否知道中国知网,我想作为国内搞科研人士,入门学术领域应该都是从知网开始的吧。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知网应该是本科一堂关于信息检索的课程,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查阅。如果是研究生,可能用得更多的是EngineeringVillage和ScienceDirect,我自己有一段时间还常用Google学术。由此要说一句:其实咱们的百度学术近几年做得也不错,基本收录在知网上的文献也都能查到。
回到读博的难度问题上,我想真正经历过的都会有所感触。很多在读博士生都会抱怨自己当初为什么作出这样脑子进水的决定。幸好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一直把读博当成了自己渡劫的过程。当年正是因为第一篇SCI发表难产,直接影响了正常毕业。申请延期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怀疑科研,怀疑人生。在我的印象中,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要没达标,就无法走毕业流程的。而且我们很多专业方向基本都比学校明文规定的毕业要求要高出不少。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去读博呢?我想如果是为了获得博士最高学位时带来的虚荣心,那真的没必要!因为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短暂的。而通过人生集中某阶段攻克了某个难题或者解决了一个问题,从而让自己有了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这种收获的成就感才是长久性的。而且潜心做一件事情,做到享受其中的时候,是比较满足的,总觉得充实而有趣。
如果能在读博初期做到痛并快乐着,那么后期自然就是收获的季节啦。
关注近期关于读博热门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是过来人,另一方面小弟刚好也在读博期间,面临着初入课题的茫然和无助。我一直现身说法告诉他:早动笔写论文,早动笔写论文,可以先发影响因子低一些的文章,先达到毕业要求,然后如果有能力和精力,再发一些高水平文章。因为我知道,读博士终究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时间;我也知道,如果论文数量没达标,任谁也无法帮你毕业,然而……
(关于读博,其实有很多可以畅聊,想到就说吧……希望能保护学术圈的纯粹性以及学位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