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关于爱与存在的浅思之前,我先写一首小诗:
致我心中的爱丽丝------写给这五月的一天
你和我
如同两条涓涓之溪流,
奔赴同一座幽深的山谷,
我们站在山谷之间,
通达爱的天堂。
你和我
如同两朵雪白的云朵,
在天空自由地飞舞,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共同奔赴远方,
化作雨落滋润着大地干涸的心房。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心中的爱丽丝,她可以是妻子,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过去永久爱的回忆,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我们跟自己的心灵谈恋爱,可以使自我与心灵和谐,这是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孤灯夜下,苦读权威,抚今追昔,绸缪深思,那人却在灯火阑珊下。
人生的旅程就是一场爱的旅程。心存爱,则永恒,心存爱,则幸福,心存爱,则忘忧,心存爱,则博大,心存爱,则无悔,心存爱,则自由,心存爱,则宁静,心存爱,则思绪,心存爱,则有我,心存爱,则至善。
爱他人就是爱自己,人类之关怀心怜悯心非出之于人之理性,实乃人之本心,乃人类之良知。柴科夫斯基生命中的那一位伯爵夫人,那位失去丈夫的伯爵夫人终身资助他,爱他,给他写信,疯狂的对他表达了爱意,但她却终生未与柴可夫斯基相见,她就是梅克夫人。反观现在之男女之爱,那种原先的精神之默契那种男女之间之灵犀那种自然之依恋被现代之躁动及现代之所谓理性所取代,无欲者心静,心静乃自然。爱自己之更高境界乃爱他人爱天地之万物,自我的价值自身美德铸造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之客体才能展现。无我有他,无私才能将美德化为己有。
爱与被爱的状态如果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比较美妙。比如我们如果不爱思想,思想也不会爱我们。我们人的存在就在这方面失去了平衡,我们就有可能成为麻木及自大的人。
比如,如果我们不能深情的爱子女,子女以后就不会好好的爱我们。
但真正的对他人的爱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我们还没有搞得很清楚。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国家虽然给了孩子物质的爱,但未必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规律来爱孩子。我们的教师虽然承担了具有爱的内涵与表象的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对学生的爱?这个爱是否既能体现当下又能延续到未来?爱有时需要运用一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行为注重结果论而不注重动机论的观念来思考,爱有时要从结果方面分析,如果爱的结果不美好,那么爱的动机和过程就有点徒劳了。
近代以来思维与存在从笛卡尔开始哲学家就争论不休,每个伟大哲学家对物质是第一性还是思维是第一性这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争论不休,意义与存在的探讨诞生了存在主义哲学,自由与存在让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深远。爱与存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爱的概念范畴比较广,广大到爱自己他人社会,爱健康、爱思考、爱智慧、爱心理、爱自由、爱真理,从爱的范畴延伸来看,每一个时点和地点的爱都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爱也有辩证之爱客观之爱。爱有时不是拥有而是放弃。爱有时在离开分离中产生,如同新生儿的诞生必定要脱离母亲的子宫。老子教导我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爱不是父母简单地对子女的占有和依恋,而是让他长大了独立地去自由地飞翔,因为好男儿志在四方。爱是一种平等的尊重 ,尊重对方的自由和权利。
爱既是个人生活的秩序,也是国家社会生活的秩序。爱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其本质就是在遵守国家现行的法度与秩序。爱是美的印象和理念产生的源泉。
我认为有爱才有自己的存在,《小王子》中王子与狐狸之间的相互爱的驯养让彼此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爱能使一个人的思维得到延伸,爱能使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展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之达到至善,古往今来至善至美之箴言如何践行,结合先哲之认识,唯有爱。爱即是正心诚意至良知之最突出之表现,爱既是人类本能之表现也是人类理性之终极关怀,爱是我们心灵中一闪永不泯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后记:这篇小文从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日写到现在,才有一点样子。此文仍然在修改,关于爱的认识需要不断去求索,关于以爱为中心的道德人生哲学人生需要勇敢地去践行。爱与存在的论断现在还是无法去科学地论证,留待以后去论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