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位简书作者谈写作的感想,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开始在简书写作应有20来天,这段写作心路历程,需要我重新思考为什么写作?我曾经在其它文章说,写作是一盏灯,简书写作的确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1.开始写作
其实我很早就加入了简书,具体什么时候早已忘记。一开始只是偶尔看看其他人的文章,不知道要写什么,就这样过了些日子。后来,某天诗性来了,翻看了简书上的几首诗,随性着手写了一首,尝试投到简诗专题和诗专题,发现有些人看了,虽然看的人很少,但居然有人喜欢了,甚至开始有人关注了。那种尝鲜的感觉还不错。
有了甜头,我便试着每天写一首。因为觉得写诗简单,文字不多,是居家旅行上班的必备技能,有手机随处可写。也不知道写了多少首,反正我未发布和发布后删掉了很多,因为感觉反响不太好,自己仔细看看的确需要多加雕琢。
再后来,我开始想写文章了。写了一篇径直投稿首页,出师不利被首页拒稿官委婉拒绝了,我有点小失落,但没有放弃。便又写了一篇,居然被放到了首页,内心是欢喜的,但阅读量太低,我后来想了想可能是标题以及文章内容叙述方面的问题。
有一天,我写了一篇产品面试感受的文章,被产品专题和IT·互联网专题专题收录,同时居然得到向右奔跑主编的打赏鼓励,接着被今日热点君顶上首页,阅读量不断翻腾着,喜欢和关注的提醒红色数字,对我的写作有着特别好的正向推动作用。
2.写好文章
可能那篇产品面试文章比较有代表性,虽然写得不算太好,居然有几个公众号和网站的小编找上我授权转载,看着不同平台上读者的大多数支持评论,内心是有点小感动的。我也更容易从广泛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如同我对其他人文章的评论。因此,我决定要写好文章。
我去琢磨首页上的文章怎么写,从标题到内容,从布局到配图,会去想文章该投哪些专题。于是按照这些想法,写读书笔记,写职场专题。我会在路上想着自己看到的人和事,在看书的过程去构想,如果我要写文章,会写什么主题。于是一天会有很多想法,写的文章又有被公众号收录,阅读量也还不错,可在这个平台上和几千甚至几万的爆文比,算不上什么。
我试着去突破,但连写的几篇文章也没有看到更好的效果,看着时而才有较少喜欢和关注,我反思了原因,可能自我思考层面的纯干货主观性太强,传播过程不太容易引起共鸣。
3.写出自己
今天写了产品的思考,因为这是一直想写的主题,也是我的最初的写作定位。写了之后投稿,被顶到首页,可阅读量稀疏。我有注意标题的选择,也有注意文章阐述的观点和举例相结合,可能是相应的主题下类似的文章大家看得太多。傍晚惯例性的跑步时,我想了想自己为什么写作?
写作于我,是一场精神的皈依。我希望通过写作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晰灵敏,就像修行,如果自己顾虑太多,那么写出的东西虽然迎合了别人,却不是真实的我自己,这与写作的目的岂不是是背道而驰?
我接下来的写作,应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能没那么多喜欢和关注。如果我的想法,别人刚好同意,或对其有用,那不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吗?而作为一个写作者,写作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嘛!是一场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