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
德军从空中撒下雪片一样盟军行将灭亡的传单,不远处有炸弹和炮声,街巷里子弹“嗖嗖”而过,路边随处可见阵亡士兵的尸体,一波又一波德军战机低空扫射……
被困在法国敦刻尔克狭小海滩上的40万盟军士兵,面对的是苍茫无际的英吉利海峡,遥遥无期的救援,找不到渡船。虽然海峡对面就是英国本土——英国士兵的“home”,但他们回得去吗?
他们的首相丘吉尔的目标是:救回3万人。不是他心狠,而是当时英军的能力只能救这些人。那意味着什么?37万士兵只能在毫无遮蔽的海滩上干等着德军的屠杀!这些士兵有多大?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种情形被月光石号游船船长道森一语道破:“我这个年纪的人发动战争,却让年轻的孩子们去送死!”
电影《敦刻尔克》没有粉饰这次军事溃败,将之描绘为某种“战略撤退”,而用士兵们的话真实地描绘出当时的处境——“我们只是逃命而已”。确实,为了逃命,这些年轻的士兵使尽了浑身解数,有的逃命方法并不光彩。且不说那个法国士兵发现救援军舰只接英国士兵,就从阵亡的英国士兵身上扒下军装穿在自己身上,企图冒充英国士兵逃命。影片主人公汤米是英国士兵,发现救援船先接伤员时,找到刚认识的法国士兵抬着阵亡士兵尸体冒充运送伤员,企图登船逃离绝望之境。在救援船被击中沉没,汤米在海里向救生艇上的其他英国士兵求救时,那些英国士兵也为了自身安危拒绝让他们上艇。被困在搁浅的船中时,为了让船漂起来得减轻载重,士兵们剑拔弩张地讨论谁应该出舱成为德军射击的靶子。士兵们的一切举动没有任何战略目的,只为一个,就是自己活命。
希望。
电影《敦刻尔克》海报上有句催泪的解说词:当40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他们而来。
影片暖人的是对“home”的诠释。当幸存士兵羞惭地说出自己失败逃亡的实情时,英国本土陌生人的回答是,“你们做得很好”,“那就够了”,“谢谢你回来”……有的士兵不敢相信战败后灰头土脸逃回来的他们能得到善待,说:“他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实际上他说的那个人是盲人,他在给他发毯子的时候确实没有看他,但是他有时用手去摸回来的士兵的脸。不停地敲击窗户跟着列车奔跑的陌生人也不是要骂他们,而是要递给他们啤酒,欢迎他们回家。“home”,体现在这些人的语言、行动中,让刚刚逃出死神魔爪的年轻士兵体会到了“home”的温暖。
对“home”的意义诠释得最彻底的是月光石号游船船长道森。他和他的小儿子还有小儿子的朋友乔治主动承担起去敦刻尔克营救英国士兵的任务。他们救起的第一人是个海军士兵,这名海军士兵的舰艇被德国U型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自己死里逃生,孤独地坐在舰艇残骸上。因为受到强烈刺激,这名海军士兵时而阴沉可怕时而狂暴粗野,得知游船要去敦刻尔克他所知的死亡之地时,拼力改变航向而在推搡间失手把乔治打下台阶。
面对这样一个人,道森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向小儿子解释这士兵是患了战争后遗症,让小儿子好好对待他,尽量安抚他的情绪,照料他。在海军士兵抢舵而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时,他只是以无可争辩的理由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没有采取反击行动。
“去敦刻尔克是送死,你这个年纪应该回家养老!”海军士兵说。
“我必须完成我的工作。让他们攻过英吉利海峡还有家吗?!”道森答。
乔治死了。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故。被救的人打死了解救他性命的恩人。道森的小儿子在救援经历中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在那个海军士兵紧张的神经缓解一些后问起乔治的情况时,“那孩子怎么样?会没事的吧?”道森的小儿子回答道:“会的。”让海军士兵不会在下半生为此事揪心。
有些观众可能不理解道森以德报怨的行为,但是后来影片中有交待,道森的大儿子参加了空军,三周前阵亡了。我想作为一个父亲,是宁可有一个身患战争后遗症的儿子,也不愿意儿子阵亡的。他应该是把这个海军士兵当成自己的大儿子待了。
实际上,就是像道森一样千千万万英国人,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民间救援大军,用小小的游船渔船,冒死穿过浩瀚的英吉利海峡,营救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年轻士兵们。他们的成就是巨大的,他们救回了33万多条年轻的生命,超出丘吉尔预估的十倍还多。这是“home”的力量。
四年后的6月6日,盟军再次越过英吉利海峡向德国发起反攻,诺曼底登陆部队中就有当年从敦刻尔克撤退的英国士兵,他们的信念是:打回去,赢得这场战争!
home,是拥抱你,给你温暖的地方,是宽容你,给你理解的地方,是鼓励你,给你支持的地方,是深爱你,值得你保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