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返璞归真
-----浅谈陶渊明的精准定位,率性人生
从前,有位渔翁,每天在海边钓鱼,每天就那么悠悠闲闲地钓几条鱼,够维持生活就不钓了。有一天,一个大富翁拿着鱼杆来到海边,坐在老头旁边钓鱼。
富翁说:我给你个建议,多钓点鱼,吃不了卖掉。
老头说:卖掉干什么呢?
富翁说:把钱攒起来。
老头说:攒钱干什么呢?
富翁说:买条船,去打更多的鱼。
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
富翁说:卖了鱼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
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
富翁说:将来住大房子,吃好玩好,悠闲地钓鱼。
老头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海边悠闲地钓鱼吗?
富翁的如何回答我们无从得知,只是渔翁的疑问不免让人陷入沉思。有人说,两个人的结局看似相同,实质有本质的不同:富翁可以在海边建一栋别墅,喝着红酒,享受惬意的钓鱼生活,无钓鱼之忧,无生计之愁。假设老头今天一天都无所获,他吃什么?又如狂风暴雨甚或海水干涸后,他该怎样钓鱼?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陶渊明《饮酒-其六》),不敢私自妄言富翁与老头谁对谁错,只知道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吉鸿昌说:“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极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也曾称赞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只有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才可能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苏轼有词曾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李白愤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才华横溢的他们终究陷在俗世的泥沼里无法自拔!那么陶渊明又是如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呢?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东晋末期南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过着隐居生活。可“草的盛,豆苗的稀”如何维持“愿的无违”?家里老老小小的生活如何保障?现实的生活与理想如何平衡?如果只为个人的意愿放弃整个家庭,是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饮酒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饮酒 其十六》写道:诗人年少也曾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乃安道守贫,隐居躬耕,甘历饥寒之苦,而又孤独没有知己。陶渊明在(《杂诗其五》)中也写道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后因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又因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饮酒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饮酒 其十》陶渊明回忆了自己过去的一段离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为温饱是不会踏上这条漫长遥远、风波四起的为官道路的。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他实现了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时,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但官场的黑暗现象,再度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饮酒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饮酒 其十七》中作者用幽兰待清风以显其清香,比喻自己怀才待机。然而仕途险恶,鸟尽弓藏,所以只好隐居以芳香自守。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又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辞职。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至此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的陶渊明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彻底认识到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于是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彻底归隐田园。这一年,陶渊明41岁,不惑的年龄彻底想通,精准定位,从此开始“酒者”的田园生活。
饮酒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率性如此。 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陶渊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他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饮酒,听风吹松叶声,听父老杂言。酒不醉人人自醉,他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饮酒 其九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义熙四年,陶渊明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有一天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
陶渊明的内心是非常淡泊,恬静,悠然的,所以他才能做到“心远地自偏”。而这些是那些心中满是功名利禄的人看不到的。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他自己,是因为他勇于放弃,最终才能够在自然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滚滚红尘多歧路,做好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在他去世前,他看起来很平静。陶渊明活着的时候很穷。诗歌是当时人们不接受的,但他的生活就像阳光下的水滴,散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的语言看似简单,实际上很精彩,在平淡而圆润的诗句中,有一种充满激情的感觉和强烈的生活感。
陶渊明的伟大,一方面是自己诗歌文学方面的功力深厚,另一方面,也是他的经历和作品,为大家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大家可以把自己所想的美好事物赋予在他的经历与作品里。文学的魅力大概于此,文学不仅仅是作家创造了什么作品以及作品所赋予的意义,读者通过阅读所联想到的丰富内涵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代无数人。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被称作“隐逸之宗”,是一个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人!
�RM�1�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