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你与我一样,也在关注着转型的话题。
说实话,双减政策推进到如今,包括你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在动摇。
最近也在回访一些过往消费过的客户,得到的回复大部分是:已经不在教育行业。
细细思考下,坚持深耕10来年的行业,未来的路到底该走向何方?我们是否要跟着它一起走向未知的未来?如果不继续的话,又适合做些什么?
所以,就着自己思路梳理的脉络,与你聊聊我对于教育从业者转型的看法,不一定值得借鉴。讲到哪算哪。
能走到转型这一步的,少说也在行业待了5年以上。毕竟,如果只是两三年的话,直接就转行了。
正是因为有一些技术和人脉积累,才有留恋和犹豫。
此时考虑的转型,你觉得是真的转型吗?
我认为不是,至少从年龄上来讲,属于不上不下的年龄。少则二十八九岁,多则三十五六岁,还能往哪里转?
正如网上所讨论的,看到是教育行业从业者的简历,直接不看,或者直接告知不招教育行业的。何其悲哀。
熟悉的行业待不下,不熟悉的行业不愿招。除了自己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以外,似乎也没其他路可走。
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本身是可行的。
这5年来,我一直在践行的就是这个路数。写文章、输出有价值的内容、用户主动加过来、再做产品、销售和交付等,在实操中验证可行性。
如果你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接下来的内容,对你应该会有些微的帮助。
首先,你必须是在0成本投入的情况下进入这个赛道。
毕竟,这就是一次创业,而且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创业。
之所以说是不熟悉的领域,是因为,知识变现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营销行为,更应该归结为互联网领域。
不过,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哪怕你对于互联网营销不是那么精通,知识变现这件事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因为你有一身技能,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高成绩,如何与家长沟通等,所有的技能,都可以转化为视频和文字内容。
当然,我个人是推崇文字,具体缘由,之前有专门写文章聊过,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
如果要拿出一笔钱去进入一个领域,请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在当下,更要留个心眼。
踏踏实实建立自己的知识内容框架,稳扎稳打输出内容到各个平台上,吸引一部分认同你的人,然后再深耕。
假以时日,你能感受到其中巨大的经济价值。
既然是0成本投入,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人的战斗。
假如你曾经有过创业经历,应该能清楚:一个人战斗的苦楚。
诚然,每个人都有一段最难熬的时光。过了那段时光,迎来的将是万丈光明。之所以是“一个人”,完全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人多,试错成本就多,风险就大。
也有第二种情况,如果是富二代、拆二代、矿二代的话,请随意就好。
一个人的定义,是基于普通人,0背景、0人脉、0资金,但又不得不创业。凭着一股子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想逆天改命的人。
当然,如果你只是在听我说,这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能够逆天改命的赛道,然后就开始全情投入的话,那可能我得跟你道歉。
因为,这个年龄,要想坚持长久的做一件事情,还真得是自己喜欢。
不喜欢分享、不喜欢写文案、不喜欢拍视频,注定没法长久。哪怕再赚钱,说实话,也基本与你无关。
你喜欢,很重要!
正如我喜欢写作,是因为我从高中就开始养成写文章的习惯,只是那个时候的文章还不叫文章;后来我发现这里面有商机,能引流,所以再去钻研文案写作;再然后明白,原来有些文章发出去之后就能收到钱……
利益驱动是一方面,但更深层次的是热爱!如果你不喜欢,何谈热爱?
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公司,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在于,只要喜欢,一切都可学;困难在于,确实需要经历漫长的静默期。
拿我自己来说,从高中开始断断续续写文章,2016年开始注册知乎(刘一一),一直到2018年才开始看到产出。主要是因为之前有全职工作,没当做一回事。
尽管之前没发几篇文章,但依旧有不少人加过来。直到2018年,开始第一笔变现,到当年远程完成几单单价12000元的产品销售,才开始明白,之前低估了写作和互联网的威力。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刘老师,你很喜欢写作啊,基本上每天都有内容输出。我回了她一句,不是我喜欢写作,是因为写作真能赚钱。
很朴素的回答,但却是我的真心话。
作为一位有老人、有妻儿、有房贷的顶梁柱,又有多少时间能在不赚钱但耗精力的事情上呢?哪怕再喜欢,又如何?依旧得为五斗米折腰。
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了,但还没说完。
最后这两点很重要,也是我为什么长期选择坚持写作和文案作为主要输出载体的原因。
不可否认,我能够在知识博主这个方向摸索出来一条路,与我过往的从业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常常开玩笑,实际上我是做互联网营销出身的,只是基于教育行业践行我对于私域流量和个人IP的想法罢了。
对于做互联网营销出身的人来讲,可持续才最重要。
可持续代表可控,代表确定性,代表你做了A就能得到B。正如我写了一篇文章,就会有人吸引过来;发了一个朋友圈,就会有人下单是一样的。
不多,但架不住时间的积淀。
可持续也代表着壁垒,别人不容易攻进来的壁垒。你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是第100篇;你第100篇的时候,我已经10000篇。
只要互联网还存在,文字平台还存在,你建立的壁垒就在不断增高、增厚。第一篇文章发布出去吸引来的粉丝始终有限,而如果你在平台上覆盖了10000篇文章,对应的粉丝量又将扩大多少倍……
可持续,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
流量可持续、产品可持续、变现可持续、生活可持续、事业可持续……但凡投机取巧的事情,我不是太乐意花太多时间。所以,往往也就赚不到大钱。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安静的细水长流,每天都有,不一定要很多,也就够了。
然后不断的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耕耘,其乐无穷。
当然,时间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可持续付出的人。除非它瞎了眼。
这几年,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复利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把工作重复,而是在重复的时候形成深沟,别人不易攻入的深沟。
在时间的作用下,所有事情的可持续,将变成源源不断的长尾效应和复利价值。
第一年的第一篇文章就仅仅是第一篇文章;
第二年的第一篇文章,既是当年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时间轨道上的第101篇文章;
第三年的第一篇文章,既是当年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时间轨道上的第301篇文章;
同样的,第1篇、101篇、301篇文章所带来的粉丝量,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价值,也是成倍放大,源源不断。
这是视频所不能给到的,视频只属于少部分人,而不属于所有人,尤其是像你我一样的所有普通人。
做一些有积淀的事,时间会给到他想要的回报。
对于教育行业从业的你来讲,此刻又何尝不想如此呢?
就凭自己一个人,也没太多钱投入,自己就是有一门特长,剩下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技能转化为产品,然后找到源源不断的用户,再售卖给他们……形成一条稳定的、可持续的、能享受复利的链条。
这一切,真不难。
刘一一:11年教育行业运营实战及精细化数据管理经验;6年私域流量及个人IP变现践行者;2016年开始0成本创业,实现0市场投入产出数百万/年,近4年,长期致力于帮助教育机构搭建精细化数据管理体系。
走过全国50多座城市,为100多家机构搭建过精细化数据管理体系;并顺利将亏损额最高达360万的机构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