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位出来坐公交车,我提前准备了一本卡夫卡的书,想让它陪我在车上度过这段时光。
上得车来挑选了一个靠后的座位,打开书看了起来,卡夫卡有些“闷”,我抬头缓了缓心绪。
车行驶了一站地后,一位看似同龄的女人走到我身边,朝我微笑了一下,礼貌得询问旁边的空位是否有人,我友好的示意她那个座位没人,可以坐的。
她坐下之后,我们情不自禁地交谈起来,我把“卡夫卡”放回了包里。都是同龄人,所处的环境也类似,所以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孩子。
根据如今孩子的现状对比我们的从前,无论是从自立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差别都很大,就连当初我们认为天经地义得做家务,也被现在的孩子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事儿,将自己的脏衣物都嫌弃得要命,更别提帮着家长干家务活了。
我说亲戚的孩子上大学了,说钱不够花,问为什么,答都买衣服和鞋子了,穿很脏就扔掉了,原因很奇葩“不会洗”。亲戚欲哭无泪啊,只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让孩子锻炼做家务,致使出门自己生活就成了“废物”~
她也感慨说自己的女儿也老大不小的了,就没下过厨房,你要让她锻炼锻炼吧,她说头发会长油还得花钱洗浪费,伸着花里胡哨的指甲说,洗菜做饭指甲就白做喽,不好看啦。气得她自己进了厨房,边做饭边生闷气去了。最后解心宽道,谁让自己生了这么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儿呢!
我们这辈当家长的,对孩子们现在的行为,不是很理解,但是还要宽容相待。理性些的会顺其自然,与孩子和谐相处;不理性的,就会时不时地上演“鸡飞狗跳”的情景。日子还得过下去,孩子会偶尔给我们带来压力和意外,那都只当是有孩子的“副作用”吧。
我们俩的谈话是从她说一个朋友圈的小视频开始,她说有一个当父亲的,被老师请到学校,老师说孩子在课上玩手机,这位父亲抓起孩子的手机就扔向了窗外,没想到的是孩子一并随手机纵身跳出了窗外,结果当然是悲剧。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教育是急躁的,孩子已经形成成瘾性人格,家长平时不注意观察和引导,当矛盾激化时再用不理性的方式处理,后果可想而知啊。
好多当家长的正在用不变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已经变了的孩子。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我们以前的成长环境完全不相同,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多了物质,流失了思想。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好多东西都是独自占有,独自享受。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很少有“分享”这个概念出现。另外好多困苦和迷茫也都是独自占有,很难与家长进行沟通,事情都是有两面的吗?
所以在他们的概念里,很少存在着分担与分享,好多事情只是独自处理,如果别人对他们稍微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会承受不了,更忍耐不了,就可以用极端的形式来进行反抗,而且从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甚至生命作为筹码,用报复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甚至亲人。
我们两个在途中交谈甚欢,我们说出的话都不违背彼此思路。因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地方,所以没有什么戒心,也不用想太多,这种闲聊感觉很顺心,也很放松,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动感。
下了这趟公交,得转成另一趟,幸运的是我们还是一路,一同上了另一辆公交车,坐在了后面那个宽敞的座位上,她微笑着对我说,咱俩还挺投缘的,我开了句玩笑“幸亏咱们是同性,要不还得闹出点乱子来。”二人哈哈大笑。
在这个提倡“不跟陌生人说话”的氛围里,她愿意和我交谈,真得很感谢对方对我如此信任。
这在陌生人之间是很难得的。
快到站时,才细细得打量起对方来,她个子不高,短发衬着一张娃娃脸,浅碎花的没膝连衣,说话时爱微笑,如果不交谈的话,给人有些清高的感觉。
从外观感觉我俩属于同一类人,并且属于那种相互吸引的有共同语言的人。
我们谈完孩子谈房子,谈完房子谈二胎,平时很枯燥的一个多小时路程,也在不知不觉间快速过去,我们交流得轻松、愉快。
到站下车时竟然有一丝依依不舍的感觉,这段交流比呆呆的在车上看书有益多了。
动的“书”比静的“书”更让人开卷有益!
欢迎同田真十一起,用文字与世界相连~~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