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可是你知道吗,更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不但比你努力,而且还比你“会”努力。
幸运的是,“努力”并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可以习得的策略和能力。
采铜在其新著《精进》第六章《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中,专门用了很大篇幅教你应该怎样不断优化“努力”方式。
1.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关于才能的观点不尽相同,主要分歧在于,一是只有少数人具有杰出的才能还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杰出的才能,二是人的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由此形成四种典型观点,如下面这张四象限图所示。
“特有—恒定”型才能观:才华横溢的人,我们常以“天才”视之,将其成就归结为“天赋”。这种观点似乎最为流行,而智商概念的普及对这种观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普遍—恒定”型才能观:一些积极心理学家更加倾向于认为,人的才能多是多方面的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只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就能达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普遍—发展”型才能观:这种观点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他们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也是“成长型心智”理论。研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
“特有—发展”型才能观: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少数人才具有成为杰出人才的“潜力”,因此应该把他们找出来加以重点培养,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客观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的程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而且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
但是,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这种策略性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等多方面。所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我们更应该思考是,到底应该怎样努力,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
著名的“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所能容纳的水量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理论适用于团队,而不适用于个人。
拿一家公司来说,如果它笃信木桶理论,那么它的每一个岗位都不容许存在能力平平的员工,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多数岗位更加需要单方面才能突出的员工。作为一个社会人也是如此。所以,拥有一项突出的才能对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
研究发现,在才能的学习积累上通常呈现出S形曲线的特征(见下图)。
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涉足的领域过多,就很可能永远在几个领域的“缓慢起步期”徘徊,但每一个都到不了快速提升期,更到不了高原期。
但是,这个世界的财富分配是极端不均衡的。以NBA球员为例,即便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他们的收入差异仍旧悬殊,而低级别联赛打球的球员收入下降得就更多了。在大多数市场化领域,这种模式的收入分布普遍存在,走向趋势大同小异。
创立美国国家商务家具公司的乔治·莫舍在毕业50年后,给哈佛校友的建议是: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精力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强项,并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使你终身受益。
3.专注做到极致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他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反观我们自身,很多人都有这位“差不多先生”的影子,而缺乏长期专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因为每个人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又如此重要,所以要力戒凡事追求完美的想法。有舍,方才有得,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就在于“舍弃”。
专注是一种难得得人生态度,但专注的行动是富有技术性的。
关于如何专注,可以借鉴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的“杠铃策略”,也就是选择“二八开”的方式,一方面用大部分时间精力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4.为自己设计挑战
一个恼人的意外变成了迈向成功的契机,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如果总是一帆风顺,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潜能就无法被充分地激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比约克夫妇提出一个“必要难度”理论,即,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来衡量。
也就是说,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要在某个领域达到非常优秀的水平,那么显然不能满足于这些标准训练,而是要主动突破,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
5.不痛苦才能坚持到底
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靠的并不是意志力,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凭借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人说不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他们虽然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经常是时间不长,最初的激情就消失殆尽了。这类人总陷入两个怪圈,一是由于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二是由于了解不足而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又妨碍了深入了解。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你应该明白的是,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你可以做以下几种尝试:
一是因努力而热爱。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去做一些富有挑战或者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2)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3)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二是变被动为主动。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尤其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但是很多人容易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不敢自主去探索,从而束缚了自己手脚。而好的求索者,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懂得自己去琢磨,在条条框框之外拓展出新领地来。如果能够自行把控方向和进度,那么即便开始兴味索然,之后兴趣也可能一点点生长出来。
结语:
总有人说“要努力到无能为力”,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悲壮的感觉,因为,如果不讲究努力的方法,或许到头来只能感动自己。所以,对那些已经很努力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和学会如何努力。
对《精进》一书七个阅读章节进行拆解,每天10分钟,7天读完一本书。
期待我们一起“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