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断舍离,心里突然出来这样一个念头“舍得舍得,舍掉错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口口相传,是因为他给我们一种简单的方法和一股选择的勇气,使我们能够从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探出头来,稍稍吐口气,端详端详自己。
如今的我们由于物品、信息、朋友来得太容易,已经失去或者逐渐失去选择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选择。以数量代替质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大多数人不喜欢却又难以摆脱的生活,因为量大到已经脱离了我们自身可以掌控的范围,我也是其中一员。一般的物品来得太容易,完全没有get到得到的兴奋;信息来得太容易,根本没有按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筛选,草草的扫几眼,没有多少往心里去;好友来得太容易,朋友圈的僵死粉无数,真正有互动的有多少?
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其实是还蛮烦躁的,生存空间也好,心灵空间也好,交际空间也好,其实都是有限的,塞得多了绊手绊脚的,塞得满了动弹不得,但是在看断舍离之前,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这种莫名的烦躁从哪里来,接触了断舍离,等于是开了一条缝,让你看见内心的拥挤,拥挤不等于丰足,拥挤有可能正代表着孤独、落寞。
都说太容易得到的,不会被珍惜。这话从古至今都相当在理,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同一种东西,信手拈来和历尽辛劳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其的珍惜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哪怕是一见倾心,追求过程中付出的心思和汗水才更具激情和打动人心,才能留得更久走得更远。断舍离给我的感受是把我们带回那个追求的过程,不轻易拥有,拥有了就珍惜。她提倡的“断”,在买东西之前,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反复的思考,这个东西我需要吗?这个东西适合我吗?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吗?对我有帮助吗?现在就必须买吗?我真的喜欢吗?一堆问题下来,我们的内心已经和这个物品有很多的交流,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我大多会选择不买,即使买了,经过这么一轮的思考交流,对物品那是真爱了,那就会珍惜了,毕竟真爱也没有那么多,不太会造成泛滥。这个方法对我来说,行之有效,多次扼杀了我的购买欲望,省下了不少的钱🤗
再来说说“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玩意儿。不可否认就这点来说,开始执行起来有点困难,作者分类了3种扔不掉东西的人:1.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逃避现实型。2.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执着过去型;3.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忧未来型;思来想去我3种情况都沾边,但更多的是第3种吧,我想。
其实有时候看自己并不一定能看得特别清楚,看别人就更容易分辨,这里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一个带大我们6个堂兄弟姐妹的慈祥老太太,典型的属于第3种。奶奶是在缅甸长大的闺秀,早年随去缅甸工作的爷爷回国,海上遇到风暴,行李都落水了,带回来的财产大部分落海,捡回来的也被船员私吞了,令她最觉得可惜的是她的父亲亲手抄的一本医书也遗落,好在有一部分的珠宝是随身携带的,她说这是她第一次破产。回国后,没多久就遇上土改,身份被定义为地主,大多数的金银财宝土地全部充公,一下子生活困难得让人不知所措,因为有许多孩子要养,她开始学挑水学种菜,学着喂养鸡鸭,好在平时为人和善,乡里邻居都会帮衬,这是她说的第二次破产。大概在我17岁的时候,老房子已经没有住人了,但是奶奶的许多物件都留在那里,有姨婆给她带来的缅甸的沐浴巾,有她还没有裁成衣服的几块布料,有她平时积赞的铁丝,有她好几箱穿或没穿过的旧衣服,(从我记事起,奶奶就经常收集东西,包装绳,包装盒,铁丝...各种她认为将来有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有一天村里2个小毛孩撬了她的房间,把东西都翻出来了,拿去做什么也不知道,奶奶说,那是她第3次破产。我们当时都笑着跟她说,你那些东西反正都用不上了,送给别人,别人也不要呢,现在想起来突然挺心酸,我想那是她的安全感!舍,其实真的挺不容易,跟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必须作出决断,不管是不愿意面对现实还是执着于过去又或是担忧未来,我们所舍掉的是负面的东西,是心里的牵绊,舍掉他们是为了给美好让让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决定试试看。
作者定义的“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做好断和舍,自然的就是离的状态了,最后留下的都是我们喜欢的而且有用的有用心交流有付出感情的人和物,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好!虽然路还很长,为了遇见,我们坚定的跨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