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偶得
一周的工作就要结束了,这不,已是周五下午。学生心情激动,浮躁不安。想到周一的月考,我便开心不起来。
组织一次考试实属不易,出卷,监考,批改,讲评,再到让学生纠错,看到成绩的那刻,我简直要崩溃了,深深地怀疑起自己,我是谁,我在干啥,我能干吗?又想到网上那则笑话,无数次的“马冬梅",俨然变成学生口中的“马什么梅"、“马什么冬"、"什么梅"。
周二周三讲评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把错题补写纠正,周四上交一小部分,周五上交一部分,下午再次在教室强调,不做完留下,啥时候做完啥时候走。然而,放学时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写完。有三个学生没写。其中王晨豪、薛浩宁和姜文浩偷偷溜走,翟志刚、李诗瑶坐等家人来接,就是不写,还讨价还价,宁愿多劳动甚至为集体做其它贡献依然不肯静心补写。
十五分钟后,第一个学生完成离校,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缺得少的能静下心,写得又快又好,但大多还是埋头书写,只有那俩孩子,一个闹情绪,一个满脸不在乎总找左右前后说话,即便别人不搭理他,即便我多次提醒,他依然口中应着,手却写写停停,不在状态。
后来,闹情绪的李诗瑶等来了他奶奶,奶奶进了教室。他大声问奶奶:“谁让你进来的,你出去!" “我作业写完,找不到了"还嘲笑奶奶“你五年级都没上,我比你强"言语间可见不满、愤怒和着急、暴躁。通过交谈,从他奶奶口中得知他每周回去第一件事是在手机上打游戏,主要任务也是打游戏。父母都不在身边,也没人能管得了。每周到校都带有十到二十零花钱。再看看教室里另外两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虽然已经距离放学快一小时了,但姜甲航同学却不愿意回家写,一是爸妈不在家,亲戚家孩子多,写不成,另外家人知道会揍他。另一个学生翟志刚,只写了五道小题,一页半,说是自个回,家里爷爷奶奶等着。
看着他们,生气之余还有心疼,城里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优越,还有父母陪伴。而农村娃却不行,有一个家长陪伴已属难得,更不用说每天见到父母两人。缺乏陪伴缺乏爱,孩子也成长得艰难,自卑、懒散、打架斗殴、成绩下滑等等。都说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我想不单单是学校老师要努力,家庭、社会、政府部门也需努力,改变环境,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过完整的童年、正常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