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共情与自我揭示》,浮起在这字里行间的思索,来细细地捋一捋。
人的语言,可以分为有声与无声。有声语言也就是我们日常的对话,而无声语言却是我们“说”得更多的肢体语言。
倾听,不仅仅去听他人说出的话,还要试着去听未说出的话――行为,表情与情绪。这些隐性的“语言”,往往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我们的内心。
例如我当老师的时候,在“教师”这个角色中,看到孩子犯错,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句批评后,可以看到孩子虽然偃旗息鼓,但是心里是有话的。所以我会告诫自己,切莫以成人的观念去评价孩子的言行,把自己变成和他一样大的孩童,我们都曾经历过童年与成长,记忆回溯,调动那时候你是如何的场景,会有类似的体验,重合到孩子的身上,忽然心就柔软了,而事情也变得简单多了,处理的办法和更妥帖的措辞也想好了。
变成和孩子一样大,去体会他的感觉,是一种换位思考。
而共情,指理解另一个人如何感觉和思考的质量。两者何等异曲同工!
我们的自我揭示,即向其他人展现我们自己,受到了自我认同、语言能力、人际信任的影响。
自我认同,“我是谁”的解答。
语言能力,表达准确的重要性。
人际信任,有适合自己的圈子。
为什么自我认同障碍在年轻一代更加突出?我们表面笑着,夜晚却难以入眠?失眠、空虚像魔鬼一样摧毁我们的美梦和健康!
根据自我揭示的发展,人们相互间建立起关系,首先分享许多低密度揭示性信息,然后逐步升级为高度揭示性信息,而从低度向高度发展,意味着自我揭示与他人的关系,从不熟(广度)到熟悉(深度)的变化。
而这变化存在风险,诚实还是欺瞒?两人的理解与配合,都会动态改变。现在社会生活内容丰富,网络与电子通讯发达,商业消费更加繁荣,这些原本便利的条件,却也在制造出许多问题:信息选择恐惧,真假难辨;网上消费,足不出户,使人更加孤独:房价只涨未降,想立足城市却看不到希望;工作机会虽多,但真正想做什么却难抉择……这种种压力与迷茫,往往使我们只能向朋友或者家人诉说一些不会被误解、不会被冷落、不会被分享的低度揭示性信息,而高度揭示性信息却难以开口,积压心底,有时无法喘息。
为什么我们向往远方和诗歌?远方真的有你想要的吗?
行走在旅途之中,我们可以抛去心中的烦恼,在陌生的地方,在匆匆相聚的列车中,和陌生的人谈天说地,不知不觉中分享秘密,然后如释重负,满血复活……这样的体验,我们都会有过……
为何一个陌生人可以成为“秘密”内容的接受者?自我揭示里,这个最为特别的例子,还有网络网友的倾诉(也是向陌生人易敞开心扉),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具有威胁性。
同为旅人,萍水相逢,我们只是互相交换一个故事,彼此的人生没有交集,不必烦扰“被不解、被冷落、被分享”后的不安。
陌生人一点温情却能打动我们,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却让我们熟视无睹、轻易发火?
这个时代走得太快,我们可不可以等一等?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包容,是不是就可以不一样?
晚安,亲爱的世界。
from C. kidso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