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93年的电影,《青蛇》在当时和后世都收获了极多的赞誉,这离不开创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呕心沥血的辛勤创作。时隔27年后,这部电影因为b站鬼畜区的召唤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证明了经典不会随着时光而流逝。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从我的个人视角来看发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这让我有强烈的想法把这些体验写一写。
法海:为法生痴
在电影的开始,法海因发现了一只蜘蛛精携带佛珠行走世间,以为其亵渎佛法便不由分说的将之镇压,后发现天降异象,佛珠光芒不减,才发觉自己错怪了蜘蛛精,它确实是受过佛荫的。看着法海,我仿佛看到了刚踏入社会的自己,对一个群体的认知固定而片面,就像法海一样,认为人就是人,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妖就是妖,如果不镇压就会为祸人间。太执着于法理,用二元化的思维来认知世界,这仿佛是部分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
在认识到蜘蛛精这一既是妖又受过佛荫的复杂形象后,法海对妖的态度由必须镇压变为了警惕防范。后来他在一个风雨夜的荒野遇到了白青二蛇的真身,误以为二妖正在搅风乱雨便要镇压,却发现二妖正在庇护一名农妇产子,便放过了她们。加上法海与二妖共退洪水救百姓,阻止二妖偷灵芝,将佛珠赠予许仙祛邪气等几处情节,都说明法海一直是警惕妖怪的。在影片的结尾他看到白蛇舍命产子,才失声到,“一直和我斗法的原来是人?”他惊讶与白蛇修炼的成功,也惊讶与妖与人之间界限的模糊。如果妖能修炼成人,自己原来坚持的守护人而惩戒妖的法理将如何处置?这时即时面对小青的质问也怅然若失了。在法海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曾经黑白分明的世界观,而现实中,也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太痴于法,或许是法海们内心的深渊吧。
白蛇:为情生痴
在影片中,白蛇的道行比青蛇较长,二妖之间常常谈论的内容是如何修炼成人,这个过程在多数时间里是白蛇对青蛇传授自己的理解。白蛇的理解就是要修炼成人就要理解人类的感情,于是她在人类中找了一名男子,和他相识,相知,相爱。她和许仙相爱的过程中,救洪水中的百姓,在小镇中为百姓治病,都体现了她对人类的亲近,渴望成为人,想要融入人类社会的内心世界。这些行为仿佛让她慢慢有了执念,一定要和人类一样生活,做和人类一样的事,才能成为人类。
但在对修炼成人的痴心中,对人类感情理解的痴心中,她忽视了自己与小青的同族之情,对情这一字的看法变得偏执而片面。她会因为许仙和小青发生矛盾,会因为争吵而与小青斗法,这让她们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使得小青在结尾对她发问,“姐姐,你有没有把我当做人看过?”白蛇痴于修炼成人,痴于人类之间的情爱,将小青与自己的亲情放在了一边而坠入了痴情的深渊。青蛇的疑问,既是对白蛇伤心的质问,也是对人妖殊途的思考。妖与人之间必须是对立的吗?妖成为人了就要将过去的一切都抛弃掉吗?只有人与人之间才有感情存在吗?在情这个字中,青蛇似乎比白蛇看的更多。
许仙:欲望的奴隶
在这部电影中,许仙好像一个反面角色。电影开始通过众多男人的反应来描写白青二妖幻化的人形有多么美貌,小镇中的教书匠许仙成为了白蛇看上的猎物。他富有学识,玉树临风,敦厚老实,这样一个对象似乎是妖怪用来过情关的好材料。他在和白蛇相识的过程中也一直是被动的,常常有他被美色迷住的描写。对美色的痴迷也让他越做越错,和青蛇的纠缠拉扯成为了二妖之间矛盾的源头。
长期和妖怪相处让他邪气缠身,路过的法海看出了问题便想点化于他,并将随身佛珠赠予许仙用于祛邪。“琼楼玉宇,倾城美色,皆是虚妄”。但许仙执迷不悟,不愿意从美色的欲壑中跳出来。这个许仙是老实的,也是被动的,不光在面对他人时被动反应,在面对自己的欲望时也是被动的,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最终让生活一团糟。在内心深处,许仙以及无数如他一样的凡夫们,从没想过控制自己的欲望,一直被欲望控制着。因为欲望失去了六识的他,也像工具一样从影片中退场。
青蛇:入世与超脱
这部影片的佛教色彩很浓厚,整部影片的思想基点就落在青蛇这个角色身上。我也讲不出来多少青蛇身上的佛性,但我看到其他角色身上的痴,与小青的不痴,使我认识到小青身上的某种特质就是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与法海赌斗,她赢了;与姐姐争情,她赢了。面对法海的质问,她的反问更是让法海道心不稳。在修炼一途上,青蛇追随姐姐的脚步但不盲目,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对感情的参悟也只做到勾引许仙而不深陷其中。在求道的旅途中,她更像一个天才,不像其他人走进去出不来,她能投身道海,明悟证心,而后跳脱出来,在芸芸众生中,她是超脱的。
《青蛇》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光怪陆离的凑在一起组成了一部令人着迷的志怪传奇。碍于能力有限,不能将这些角色一一展开的讲述了。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请收下我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