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星期就是2018年了,2017年的余额已经严重不足。朋友圈里,一年一度“新的一年,新的自己!”打鸡血系列已经粉墨登场。
’新的一年,我要托福6.0,写作、口语、阅读。疯狂英语进行时!’
“新的一年,我要驰骋职场,专业、人脉、绩效。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新的一年,我要开拓进取,电话、QQ、微信。客户多多,钱袋鼓鼓!
“新的一年,我要变瘦变美!瑜伽、舞蹈、跑步。体重三位数的女人没有未来!“
‘新的一年,嗯!我就想找个对象!而不是在代码里new一个“
……
一切都那么的欣欣向荣。
可是这些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却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敢问,去年的现在你是不是也一样满腔热情,满怀希望的写下这些?
什么没有?心虚,被你删了还是只对自己可见了?
追求美好的愿景,人人都是有的。
志向考托福的少年,连续一个星期,朝六晚九泡图书馆,书声琅琅,奋笔疾书。然后在一个零下3度的早晨,可能是天气不好,可能是图书馆太远,身体始终被温暖的被窝拉着不肯放手。
一心想提升职场技能的实习生,一开始就在网上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详细的学习计划列好之后,可能是淘宝有折扣力度很大的活动,可能是看到了喜爱的明星八卦新闻,可能是最新一期的综艺还没看和同事没有共同话题,几个月过去了,还是一枚职场小白。
想挣钱买房的售楼专员。在几个 难缠的客户要他来回奔波不厌其烦的介绍不同型房,最后还是去隔壁小王那里买单后。有点精疲力竭,只盼早点下班,在不到15平米的出租房里喝点啤酒看个球赛。
想要变美的二胎妈妈,精挑细选,报了个健身班。去了四次。在辅导完大娃作业,哄好小宝睡觉后。精神懈怠,只想葛优躺吃着薯片狂刷微博。
想要找对象的程序猿,为了多挣点钱买房选择了一份“996”的公司。剩下的那一天休息时间也不大想出门了,有时也会阿Q一下告诉自己“低质量的社交还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但醒来已是午后,打打游戏也就过了。对象嘛,依旧活跃在代码里。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太多的我们,决心只是在写下的那个时刻,执行力只在开始的那段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电影《芳华》正在热映,但我对它的作者严歌苓更有兴趣或者说是尊敬和崇拜。严歌苓学过跳舞(《芳华》的原型),做过战地记者,真正正儿八经的开始写作的时候她三十岁了。三十岁的严歌苓怀着对写作的热爱萌生了一个念头:去美国,考一所专门的艺术院校来学习写作。为了达成目标,严歌苓开始了抱着书死记硬背的几个月的岁月,期间从未间断。最后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严歌苓从一个英语白痴成为了考上两个艺术院校写作系的留学生。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学习系统的写作训练的课程。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虽然考上了留学生,但她的英语文学基础,比起同班同学差了老远。别人一个小时读50页,她一个小时才读十页,别人一节课就能写一篇小说,她半天才磕出一段白描。她拼命补课,每天从不间断的反复训练写作的技巧,老师要求学生写3页内容,她就一定要写到6页。到了期末,成了班上唯一一个拿满A的学生。
现在的严歌苓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天浴》《梅兰芳》 《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并获得过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直至今天,严歌苓依旧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3点,她雷打不动地坐在桌前写作,一天都不曾荒废。
“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的这句名言在严歌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销量著作《异类》这本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指出了一万小时定律。莫扎特、比尔盖茨、甲壳虫乐队、迈克尔杰克逊等等成功人士(广义的成功)的故事给我们一再的证实一个事实: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今年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大师,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使是一个小目标,也需要我们有超强的执行力。开始,然后坚持下去。每一天都保持第一天的热情和战斗力,每天都提醒自己一次。2018就要来了,我们在定目标之前,先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要以严格自律的心态来要求自己达成目标。这才是
“2018,新的一年,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