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可以是一件享受的事,但是,要通过读书获得认知进步,就不会是种享受。
因为进步意味着要突破原有状态,要打破现有平衡,要跟自己的弱点、无知较劲。你要忍受看不懂、烧脑等种种不适,对抗自己的智商、自己的耐心,直到理解的灵光乍现之前,一切的过程都是枯燥、无趣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察觉,但凡有一定深度的知识,都需要用某种逻辑体系来组建,表达的词句需要恰当、客观。这些表达不会以你的兴趣为出发点,而是把知识的准确展现放在首位。
正因为这样,很多人都讨厌教科书式的文字,这些文字死板、无趣,不能勾起一点阅读兴趣。于是,很多以有趣为主题的解读版就应运而生了。比如,《XXX如此有趣》、《轻松掌握XXX》。
我曾经当了一段时间的财会教师,有一次,学校培训,培训的宗旨就是希望我们讲课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有趣,要吸引。教研室来了人,还请了校外专家过来指导,让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去讲课,然后提意见。
一位同事讲会计基础,如何填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个表主要是解决企业的银行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问题,不一致通常是因为账项到达有时间差,该记的账没有记。所以,这个表有两栏,一栏填写企业没有记录的,一栏填写银行没有记录的。当那位老师讲完操作过程后,教研室的人认为这样不够生动,建议把表的两栏说成是两个篮子,填写的记录就是把苹果放到两个篮子里。
这是强行为了有趣,而自残的类比。首先,这个表的填写原理根本不是苹果放在篮子里,也就是说不是无中生有的增加账项,而是双方相互印证,互补各自遗漏的东西;其次,学生不是幼儿园小朋友,而且智力正常,需要这么幼稚的比喻吗?再者,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范式表达、专业名词,要学习这个学科就绕不开理解它们,与它们打交道。
回到《XXX如此有趣》这类书上,它们也存在为了有趣而自残的倾向:要使读者觉得轻松有趣,就要做得直白、浅显,于是,就需要对知识进行简化。这样难免会避重就轻,把容易趣味化的部分留下,把其他去掉。这样,你看到的知识就是不完整的,知识的逻辑体系也都被拆散。如果去掉的内容恰恰是重点,你还会被误导。更重要的是,它还会让你有个错觉,认为在这种轻松快乐的体验中,学到了知识。
但其实,你只是在门外,围观了一下被修饰过的知识的外貌而已。
从作者出发,他想加强读者的体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没有错的,作为读者,看这类有趣的解读版也没有错,但不要让自己的阅读止步于这种有趣中,然后就裹足不前了,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对待那些不怎么吸引你、需要你去思考的文字中。
2
我本科和硕士都是经济学类专业,没有上过逻辑课,前段时间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很欠缺,所以去找了相关书籍来看。我的阅读策略是以看通俗畅销书为辅,看经典教材为主,经典教材看的是赫尔利的《简明逻辑学导论》。读这本书的过程,我还写了几篇读书笔记。然后,有人留言跟我说,这本书编的啰嗦,没必要看,一般人看《神逻辑》记住里头的逻辑谬论就可以了,专业的去看《纯理性批判》。
我当时找了《神逻辑》来看,十分通俗易懂,每一页都是插图,生动有趣,老少咸宜。然后查了一下《纯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名作,哲学专业的学生要读懂都需要花一番功夫。
问题是,《神逻辑》只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基于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提出的,没有系统的基本知识,其实不能很好的理解逻辑谬误。况且,逻辑谬误只是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那么应该怎么做呢?逻辑谬误没有答案。所以,仅仅知道逻辑谬误并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有逻辑。
因此,这个“一般人”确切的讲其实是个围观的路人。
如果真的想让自己通过阅读能学到点东西,就不能把自己当路人看待,觉得差不多看看就行,差不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是差很多。
其实,《简明逻辑学导论》是出到第十版的经典教科书,深入浅出,属于入门级。北大和台大都把这本书列为了哲学专业的参考书籍。读经典教科书的好处是,一个小白能得到不偏不倚的指引,基础知识和体系相对完整,这反而是一般人最可靠的、很必要的策略。
至于那些标榜有趣、通俗易懂的读物,作为兴趣引导读一两本就够了,因为即使读得再多,也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准上。毕竟,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与其花时间愉快的在外围观,不如花时间无趣的寻找自我进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