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2016年12月2日,不知道你处在生命中的哪个阶段。大三的我,切实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快到还对“大三”这两个字生疏,就已经过去了一半。
前几天和好友聊天,两个人互相感叹大学太快,还什么都没做,就面临毕业、就业,真希望自己还只是大一。
回想大一,我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现在我们的思想也许完全不同于当时,甚至鄙夷当时所信奉、所坚持的,所以才幻想重新来过。然而时间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
“当我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时候,却只能适应生活。”似乎我们思想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时间。我们永远知道过去正确的活法是什么,却不清楚当下应该怎么活。我们丧失了自我探求的机会与能力,一路跟着体制,跟着固定的成长模式。
2
讲到体制,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教育。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有多少影响?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想一定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果你成为一个教育者,你会怎么做呢?是继续照搬自己的受教育模式,还是有所改变呢?
作为一个师范生,以前从未真实的、认真的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每每作文或试题涉及此类问题,大多按照固有的道德体系回答。比如,公平、爱学生、敬业,至于如何具体做到这些,不得而知。潜意识给我这样的信号:老师,不外乎就是讲课、改作业、考试、灌输道理……
“你那么喜欢当老师是想教书育人还是应试教育?”突然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茫然无措,甚是尴尬。其实谁都看得出来,教书育人、应试教育并不完全冲突,甚至完全可以两者兼顾。但是,当真正站在那个位置,面对升学压力、面对社会舆论,还能多大程度上兼顾二者呢?
如果说这个问题启发我开始去思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那么《死亡诗社》则启发我怎样去成为想要成为的老师。
3
电影通过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所私立高中的故事,揭示传统、守旧的教育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威尔顿学院的四大支柱是: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学生的四大支柱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只管送学生进大学”,基廷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背道而驰的思想、理念碰撞,引发一系列冲突,也因此直接导致了尼尔自杀、基廷被辞的悲剧。
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触人心弦,当看到一群洋溢青春热血的学生深夜偷偷摸摸跑到山洞,朗诵诗歌、分享故事,深深感动。仿佛自己是剧中人,对自由、张扬、自我的渴望,终于被触及与释放。
也许是太感同身受,以致难以接受尼尔的离去、基廷的辞退。我想象中的结局是新观念战胜旧传统,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就像《地球上的星星》,皆大欢喜。甚至于第二遍看的时候,会企图看到的不是尼尔自杀,而是现在孩子常用的伎俩——离家出走。可是满大街满社会都在体制下拼命,都在固守传统,能逃到哪里去呢?
4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越小。”这是基廷老师对学生的劝告。
电影中有个情节,基廷让尼尔念着教材,自己像一般的老师一样在黑板上讲义,随即怒斥书的作者,要求同学们撕掉教材。“我们不是在安水管,我们是在鉴赏诗歌。”以公式的方式去评价一首诗歌的好坏,挖空心思去理解作者的看法都是基廷老师所鄙弃的。而几十年前就被揭示、批判的依旧在当下盛行。
高考前我们听得最多的话也许是“考上大学就解脱了”,“现在拼一拼,到了大学就清闲了”……可是当我们面对大把自由时间,却丧失了支配它的能力。每天都在问我该干什么,我该怎么做?不甘心闲着浪费时间,却又无所适从,于是随波逐流忙来忙去。或干脆破罐子破摔,随心所欲,无动于衷。
回想十几年的受教生涯,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似乎都很明确,也算是努力学习、乖巧懂事的好学生。可是,当在学校的目标脱离了分数,没有了固定不变的目标,身处大学,却像从未进过学校一样,顿时陷入了迷茫,不知所措。
中学到大学,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实操增多。但这样的改变未必会让我们很长时间不适应,更不会让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变得毫无自觉思考力、毫无学习力。
中学到大学,对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我们的见识、思想不适用于大学生活,而自我思考、探求的能力又长时间被搁浅,以致思想更新跟不上环境、时间的更换。所以才会有“当我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时候,我只能适应生活”的感叹,才会有“大学荒废了两年”的遗憾。
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不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理解别人的看法,履行别人的要求,而是努力让学生寻找自我,明白自己的看法。
5
“Carpe diem.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抓紧时间,孩子们,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这是基廷老师最先教予孩子们的,也是孩子们自我寻找的开端。
今天是2016年12月2日,你热爱的是什么?你期盼的是什么?抓紧时间,自我寻找,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