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香识菜
天天宅家,日子平淡,却也总有些意外之喜。今天这份惊喜是风带来的,阴云的天气里,在湿润的夜雨之后,一整天微微凉风,既带来夏天里炎热之后独有的凉爽,也携上一点不曾预料的惊喜。
下午,我在桌前写材料,他在看论文。桌边即是落地窗户,我住的这一间房恰好和另外一栋住户的厨房相近。两三点的样子,一股红烧菜肴的气味闯入鼻中。
“好香啊,是谁家在做烧菜......肯定加了桂皮进去烧。”我闻到了一股甜苦甜苦的味道,类似桂皮加入油水熬煮。
“我觉得不像是桂皮的味道.....”
又过了一阵,“现在他们肯定往里面又加水了”,我带着疑问望过去,“现在那股味道明显比刚才淡了许多。”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闻香识女人》,看来还可以来一部姊妹篇《闻香辨菜肴》,哈哈!
风是个不折不扣的精灵,幻化无形,又能制造惊喜,甚是可爱,想到一本书的名字,《风又三郎》,这个名字太有灵气。
(二)走月亮
《走月亮》是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这两天备课发现了它,甚是惊喜。确切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达,以前只听说过看月亮,赏月、诵月,就是没听过走月亮。资料上说,这是吴地风俗,妇女们在有月亮的晚上,邀约一起在月下散步。
这三个字的画面感确如此强,一读到它,就会想起儿时在月色下行走于田野、山坡、房前屋后的画面。没有灿烂灯火的乡村是黑暗的,到处都看不清楚。我怕黑,没有月亮的晚上走夜路,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目的地,如果距离确实较远,又没有伙伴,我就会大声唱歌给自己壮胆,营造出这里热闹的氛围。
但如果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就会慢慢地走,月华如水,流照山野,那是现在城市亮丽灯火下难以欣赏到的夜色。我一边向前走,有时也会一边抬头或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我们那里的儿歌里都称月亮为“月亮婆婆”,看到月亮婆婆,那么慈祥,当然心里就安定啦,我在地上走,它在天上行,不论走多远,抬头还是能看见它,我不就是在“走月亮”嘛。
现在很少有抬头赏月的时候,不是因为城市里没有月亮,它始终在那里,只是因为城市里过于明亮的灯火,会衬得月色暗淡,没了欣赏的兴致。
(三)在自问自答中学习读诗
诗歌精炼,但却不好读,它所呈现的画面,所蕴涵的情感需要细细品味,但究竟怎么个细品,却常常难以言说,多靠心领神会,我一直觉得自己在理解诗歌时不通窍,很难一下子读出自己的感觉,这几天看蒙曼老师讲诗,忽然有了那么一丢丢的顿悟。
你看她讲“暗尘随马去”五个字,这是唐代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夜》,怎么品呢?
你可以给自己提问来帮助理解。
暗尘是什么呢?就是晚上细小的灰尘,随,就是跟着跑。晚上,细小的灰尘追着马跑。为什么呢?那是因为马在跑,踏起的灰尘,看起来就像是灰尘在追着马跑。这大晚上的,怎么这都能看清楚?哦,看看标题,原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很明亮。马儿为什么跑呢,原来是有人在骑马往前跑,好欢乐啊。你看,画面一下就清晰了,就像是你拿着镜头对了半天焦,突然一下合适了,清晰了。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自问自答读诗法,除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解诗意,感诗情。还非常好玩,想象有两个小人儿在你的脑海里开讨论会,你把自己一分为三,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