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懒人定投法买卖指数基金的方案,核心思想就是在指数基金被低估的时候定期买入,低估时候增大买入金额,估值升高的时候减少买入金额,高估的时候,卖出指数基金。
适合定投的四类投资者
1)上班族 上班族每个月收获一定的工资收入,这些收入的结余部分可以定期投入到指数基金上,获取更高的收益。
2)大忙人 定投不需要盯盘,每个月只需在固定的某一天抽出几分钟,判断一下是否值得,投资即可。甚至可以设置自动定投,连理都不用理,隔一段时间查看下收益即可
3)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定投可以通过分批次买入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如果买在了相对高点之后的定投,会把我们买入的成本降低下来。
4) 为未来特定的目的做规划 定投类似于零存整取,适合为未来特定的目的做规划,同时定投优于零存整取,我们可以将平时不用的闲钱整合起来,持续获取高收益。比如作为未来买房的首付款,作为将来孩子上学的教育款,或是做退休之后的养老费用等。
懒人定投法
1)确定定投的时间
需要我们选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每个月的第一日或者每个月的发薪日,时间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变。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具体选择哪一天对最终的收益率影响并不大。
2)确定定投的频率
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长期来看,按月头和按周投的效果差距非常小,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如果比较担心指数基金的涨跌,在上涨下跌的时候比较着急,可以适当增加定投的频率。如果你在定投之后看到下跌就买买,导致把下一次定投的基金资金提前全投完了,可以考虑按周定投,如果每月投完后心安理得,可以考虑按月定投。
这里的关键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定投频率,才能更好的长期坚持定投。
3)确定定投的金额
指数基金投资一轮,大约平均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如果定投的钱在这三年里会用到,那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投资了,所以定投的金额要选择合适。既不能高到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又不能太低。因为定投指数基金的资金需要几年的时间内不能动,也不能拿来使用,所以得留出一部分钱,作为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建议每个月收到工资后扣除各种支出,剩下的一半用于定投指数基金。
有的朋友在刚开始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一笔不小的资金了。此时会纠结是把全部资金都投入指数基金还是一部分。考虑到指数基金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建议按一下公式配置资金分配。
我们可以用100减去自己当前的年龄,用得到的数值后面跟上百分号就是适合投入到指数基金中的资金比例。
4)只在指数基金被低估的时候定投,在指数基金被高估的时候卖掉,不会始终坚持定投某一只指数基金
盈利收益率法定投 在盈利收益率大于10%的时候坚持定投;在盈利收益率小于10%,大于6.4%的时候暂停定投,继续持有;盈利收益率小于6.4%的时候卖出
博格公式法加定投 在市盈率或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时候坚持定投;在市盈率市净率进入正常估值,暂停定投,继续持有;在市盈率市净率进入历史较高区域的时候卖出
提高定投收益的3个小技巧
1)降低交易基金的费用,省下就是赚到
尽量选择费率较低的场外和场内渠道;不要过于频繁交易,以免产生较高的费用;成立1年以上的指数基金,在分红税上会更有优势
2)正确处理基金分红,让长期收益上一个台阶
场内基金的分红,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到股票账户里,场外基金的分红要么是现金形式发放到账户里,要么自动分红再投入。如果分红的时候,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值的状态,我们应该选择分红再投入,如果指数基金处于不值得投资的状态,我们可以将分红投入到其他低估值并值得投资的指数基金中。
3)使用定投收益放大器 ——定期不定额,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进一步提升投资的收益率。
盈利收益率法,定期不定额
根据盈利收益率法,当盈利收益率越高的时候,指数基金投资价值越大,越应该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
以盈利收益率首次达到10%以上(首次达到低估标准)时的投资金额为基准,之后每个月定投的金额,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来计算
首次低估时的定投资金*(当月的盈利收益率/首次的盈利收益率)^n
假设初始金额每月1000元,n为1,到了第二个月盈利收益率达到了12.5%,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变高了,我们应该投入 1000*(12.5%/10%)^1 = 1250
也就是说,这个月的定投金额为1250元,比初始的1000元要高些。这样我们就做到了盈利收益率越高,买入越多。
博格公式法,定期不定额,每月定投金额计算公式
根据博格公式法,市盈率越低的时候,指数基金投资价值越大,越应该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
当月定投金额 = 首次低估时的定投资金*(首次的市盈率/当月的市盈率)^n
博格公式变种,定期不定额,每月定投金额计算公式
根据博格公式变种,市净率越低的时候,指数基金投资价值越大,越应该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
当月定投金额 = 首次低估时的定投资金*(首次的市净率/当月的市净率)^n
以上的n一般推荐设置为1,土豪大户,可以设置为2。
实践思考:
思考1:经常会发现,市盈率明明下降了,但是指数基金的价格却升高了。
这是否说明市盈率和指数基金的价格并非严格正相关,存在一定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