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出东西,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这个困扰,而我想分享一些技巧给大家,让大家有所参考。通常来说,当你拥有一定的写作技巧,你的思考、工作、生活和沟通都会有进步。
-1-
没有人不想创新,但创新的起点又在哪里呢?创新的源头,往往来自生活的一瞬。捕捉住这瞬间,再透过思考、内化,然后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甚至是你思考的一连串过程。
如果每个人都能细致地观察生活,洞察事物的本质,那举目所见的自然都是你创新的线索,无处不能潜藏着下一篇文章的素材。
阅读书籍,广交朋友,与陌生人的交谈,与大咖的激情碰撞,你一路走来的所有经历,都能碰撞出炫目的火花。不管你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尚在人生起步阶段,想培养自己;或是已进入职场,想精炼见识、提升职场技能;有一点人脉和财富的积累,准备创业或已经在创业,对自己的事业做全方位的思考。
你的经历,最终都会成为你的经验,只要写下来,每个读者都会从你的人生阅历中得到启发。人人都能学会写作,而人人都能做自媒体。写作,从对生活的观察和本质的洞察开始。
-2-
我一直认为,创新不可能无中生有。通常是看见一件事物、经历过一件事情后,从中吸收养分,再加入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然后带出“这样做会更好”的出发。
对于不是专业作家的我们来说,怎么才能写出一篇文章来呢?就因为自己不是很厉害,所以需要随时随地都在思考:怎么把这些事物、这种技能、这件事写好呢?
既然不是天才,就要用勤奋来解决了。看到别人写得好的文章,不要第一时间收藏起来。你要先把文章抄一篇,像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写一篇“文章笔记”,分析文章的结构,把主要的关键词和提纲列示出来。先模仿作者的写法,然后再用自己的风格把文章写出来。这也是一种自学“写作”的方法。
在市场营销领域,很多相关的理论都叫你用顾客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融入顾客情景。把自己当成顾客,去看生活中的各种不便。通常来说,任何商机的发现,通常都不会从顾客的口中直接说出来,要靠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发想。你写一篇文章,同样先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后用你的技能、知识、工具去帮读者解决问题,而细节的描写一定要切中要点。
而另外一种途径,是靠联想。看到新商机,不妨思考:如何移植到自己的公司体系,可以怎么做?应用到写作方面,你学到一种知识、工具,看到一篇文章,你可以试着拆解这些知识点。
透过实践以及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还有哪方面可以改进?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原理,跟实验报告非常相似。其实在学校时代学到的知识点,把知识的应用,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种通俗的写作技巧。
-3-
人们喜欢看一个人成功的经验,但失败的经验同样是一种不错的写作素材。比方说,你主导的项目失败,创业失败,把相关的经验总结出来,也是宝贵的写作素材。
在呆板的环境下,可能难以被激发出不同的想法。所以,当你去一个不同的环境,或者看到不同的事情,你会有很好的灵感。日本的企业,非常重视“现场主义”。通常来说,在制造业,高管或管理人员,常到第一线去视察工作,然后作详细的记录。因此他们会很容易知道生产的效率如何、员工有那些问题,然后改善现场。
对于管理者来说,对于第一线的掌控,可以掌握生产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而这种资料有助于作为“改善”的来源。去一趟旅游,可以写一篇游记或旅游攻略,这些资料也会成为以后旅游的参考,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阅读一本书籍,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写出自己对本书的想法,还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把书中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并详细书写详细的工作日志,可以锤炼自己的思维逻辑,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光是闭门造车,思考会僵化、脱节;缺乏体悟,写出来的文章也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同,并引起共鸣。
-4-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情況是:自己明明有想法、有知识、有阅历,但是写不出东西。还有有另外一种情況是:我真的没有这个方面的知识,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去学习,而不是写不写得出东西了。
当你准备写作的时候,我建议你先问一下自己,“我现在想到了什么?”透过这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或许你的想法很片段,或许有些和文章不一定攸关,甚至不一定有逻辑,其实都没关系。你可以用“关键字”或“关键句”的方式写下来,不用执着于一定要写出一段又一段完整的文字。
确定文章的主题,先别管文章最后的样貌,而是先利用“文章主題”勾勒出脑袋中会浮现的所有可能画面、句子、事件、想法,並尝试先把它们全部写下来。
具体的方法如下:
1.脑袋迸出什么內容,就立刻写下这一段,即使没有逻辑或沒有承上启下的关系都不要紧,一段一段地快速写出脑袋里所有的东西。这种做法常常可以生出一篇文章的许多血肉,甚至发展出自己原本完全没有想到的概念、想法,就算零散一点也没有关系,后续再慢慢重新组织。
2.完全不要在意语法与错别字,你要持续地“吐字”出来。这种做法常常可以激发出很多的关键字、很好的语句,后边再对文章慢慢润饰即可。
3.也可以像写日记的方式,打开空白笔记页,给自己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专注时间。不断地想,不断地书写,把脑袋的东西一冒出来就持续地写下来,让想法自然地迸出来。
-5-
做笔记对写作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最佳方法。当写不出文章时,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去看看自己的读书笔记、日记、工作日志或收藏的文章,从中寻找我需要的灵感。
这些“笔记”,其实就是一张张零散的便利贴,而每一个小章节的主题就是“关键字”所延伸的内容。写出一篇完整的内容,甚至一下子扩充它的框架实在有点困难。然后根据这些“关键字”,可以针对这些句子或某些关键词句,相应地扩充描述。
这些关键字扩充而来的内容,有时候可以成为直接插入文章的某一个小段落,有时候则是可以在“扩充过程”中,忽然想到一个很棒的文章写法,于是好几段文字就自然写出來了。这种方法,类似于网路上流传的“卡片写作法”。
读书的时候,我们喜欢把老师写在课堂上的内容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里,而这就是我们笔记的来源。经常有一些学霸,喜欢把老师讲到的理论,尝试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说法再诠释一遍,加深自己的记忆。这种再加工,也就是你在扩充内容的过程。
平常多收集素材,就可以把自己的各种片段、想法写下来。当自己“写不出东西”时,只要搜寻一下这些知识库,说不定很多片段就可以激发灵感,就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架构起来。所谓的写作,其实就是把自己懂得的知识点、理论传授给別人。
所以,你就要用更通俗的方法把相关的知识描述出来,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那就更加有说服力。李笑来曾经在他的写作课上提到,写作就是一种沟通。你不仅要跟读者沟通,还要跟自己的心灵沟通。
如果文章的大概还有一些不不完善的地方,你可以尝试模拟“假装自己在跟某个人说话”的方式。如果要跟一个人说这件事,你会怎么说?然后把你会说话的方式写出来,这些都可以成为文章的血肉。
-6-
每一次写作,其实就是一次深度思考的过程。我是边写作边思考的,而一些小技巧可以帮我理清思绪。
1.把复杂的事情归纳出几个重点,並且用关键字描述重点,把复杂的知识点浓缩成简单的概念。把重点逐一列出来,並排出次序,然后针对每一个重点作阐述,这能帮助我在自己的脑中建立自己可以理解的清晰架构。
这样做不仅能理清思绪,还可以透过联想,抓出原本没有想到、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新的重点,从而扩展思考的范畴。
2.穷举你所面对的问题、知识、事件与思考的完整范畴。透过一个事件,看到背后的本质,然后帮这些本质做分类定义。学会鸟瞰一个事件,並看出事情背后的完整脉络。描述一个问题时,就可以讲出深入又精炼的內容。
3.多问为什么:对每一个论点、说法都追问“为什么”,自问自答,以此把相关的观点写出来。分析这些观点,帮助我们把事情看得更深更远,从而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4.任何事情总是会有反面,不同的前提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试着给自己一个“多角度”的挑战,写出翻转的想法。翻转並不是否定原本的论点,反而是帮我们更加确定或修正一个论点的正确性与延展性。
比方说,这篇文章是关于投资的,那可以追问“同样的方法,为什么别人就比我好?我有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他的方法?某些大咖的文章,我是否有可以推翻或者比他更好的观点?”通过反问和翻转,可以提升自己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写出来的文章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7-
文字是最有力量的打动。 你要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染别人。 与他人互动,比只跟自己对话,会有更清晰的思考,才有更高维度的成长。
文字,有穿透千年的力量。可以让我们链接未来,与未来的自己握手。学习知识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最好的检测标准是看你采取了那些行动、做了那些改变。 通过文字和世界建立强联系,不要自我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用文字记录自己学习感悟,用行动去验证,再用文字记录反馈。让三者间形成正循环,然后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其实就是最好的写作输出。
希望以上方法、技巧,可以帮你解决写作路上的一些困惑。
更多关于写作的方法,可以去我的文集:谈写作,里边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