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点不一样的,聊聊关于健康,生病,医院,死亡。
没有什么好忌讳的。我们都会面对。
从小到大,除了六岁的时候眼睛动过一个小手术,中学那段时间偶尔发烧打吊针,大体来说还算是挺健康的吧,所以现在才如此健壮。
但是六岁的那次车祸,第一次觉得,原来离死亡那么近。
那个时候和奶奶爸爸骑摩托车,我坐在车头,不知怎的突然“咣当”一下,摩托车就侧翻了。
对于那一瞬间发生的事,我已经没有记忆了。只记得我回过神后爬起来,就一直在骂前面的司机,你为什么突然减速停下来,你为什么没打灯。
万幸的是,我们三个人都没有生命危险,我伤了膝盖,爸爸最严重,他整只手臂都擦伤了。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不是他的手臂护住我的头,我的头先着地的话,大概我就会这么没了。
自从那次之后,我对乘摩托车一直有阴影。我会一直不厌其烦地提醒开车的人,慢一点,踩刹车,让别的车先过。
突然想起小学英语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千万不要为了省时间而闯红绿灯,你的生命还这么长,不差那几十秒。
接着,是出席曾祖母的葬礼。那时候对葬礼完全没有概念,又或者是太年少无知,不知道一个人的离去对一个家庭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时候的我,居然在默哀这个仪式上,东张西望,还逗弟弟说话,叫他看看那个花环上到底写着什么。
真是罪该万死,这是对生命莫大的不尊重。
对不起,愿您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再接着,是爸爸住院的那段期间。
其实我早就知道他生病住院了,家里人还一直瞒着我,担心影响我考试。
病情突然就恶化了,要转到广州住院。家里所有的大人都跟着来了,一到医院,他就住进了ICU病房。
那时候我初二,没有太多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我知道好像是病危的人才需要住进ICU病房。电视剧里演的,都是得抢救心电监护输血什么的。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点护理组。
那时候听到医生在交代病情,我隐约听到血压将近200/120,眼压急剧增高这些字眼。那时候我不懂,我不知道这些临床表现意味着什么。
后来接触了医学才知道,血压的正常高值是140/90。所以说200/120这个数值,在医生看来,如果稍微受点刺激血管压力不稳定的话,是会随时爆血管的。
那时候全部家人围到病床周围,妈妈在哭,其他大人的脸色都很不好。我当时很慌,死死地拽着裙边,眼睛不知往哪看,一直忍着眼泪。
然后那天晚上就做噩梦了,突然被吓醒,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好无力的感觉。
后来看到医生给的诊断结果是急性肾衰,需要做血液透析或者是肾移植。大概是他怕血怕疼,他拒绝了治疗。希望通过服药延缓病情。
然后,是家里面最宝贝的那两个小表弟小表妹。
是舅妈无意中发现表妹的手上腿上有很多淤血点,再三确认没有外伤之后,他们去了医院检查。
在查血小板这个指标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血小板和正常值相比还不到1/3,意味着凝血功能极差,小范围出血会凝固愈合得很慢,大范围出血则很难止住。
听说当时治疗的时候,舅妈是签了病危通知书的,近乎晕阙。我觉得换作是我,我也会奔溃,事发太突然,接受不了。
庆幸,小表妹渐渐好起来了,按时吃饭坚持运动,现在身体倍儿棒,校运会短跑第一毫无压力。
我们一定要按时吃饭,主食有涵养气血的功能。如果无故发现皮下有很多散在的出血点,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小表弟在四岁之前,因为咳嗽问题一直无法好转,辗转各大医院,我也跟着去过好多次。看着这么小的宝宝得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治疗,在头上脚上打针,小表弟哭个不停,我们看着也很难受。
在儿童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喘息性气管炎,这个医学名词我费了很大劲才记下来。他们说是因为表弟是剖腹产,所以和顺产的孩子相比病痛特别多。
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吧。
不知道怎的,大学就报了医学专业。虽然也会到医院见习,按理来说,看多了应该会麻木,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很怕。
有一次到呼吸科见习,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里面一共六个病人,全部都是全身插满管子的,用来辅助呼吸的、心电监护的、补充营养的。病房里面非常非常安静,只听到仪器监测的声音,还有病人时而粗大的呼吸音。
还有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是去和住院部的病人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关怀。我抽到的是肿瘤科,一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慌了。到了肿瘤病房那一层,真的有电视剧里面的感觉,整个走廊都是寂静空荡荡的,只有护士站那里有几个护士。
我们表示身份之后,他们大多拒绝交流,走一圈下来,只有一位老奶奶愿意让我们进病房聊聊。她说,她的子女偶尔会来看看她,她也大致了解自己的病情。
从那些病人眼里能看到无奈,深深的无力感,但是他们却还是抱有希望,现在医学昌明,凡事都有一线生机。
现在实习所在的科室,虽然和大内科大外科相比,不太涉及生命危险。但是能感觉到现在病人的心态大多是,不舒服我先忍着,忍无可忍再去看医生,但其实很多时候都为时过晚了。然后医生再解释病情,就会表现得很抗拒,所以医患沟通才会产生障碍。
聊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
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要健健康康的,要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