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hinkingMachine
图片:Bookshelves circle a home library in California’s Carmel Valley (designer-Sally Sirkin Lewis)
欢迎转载,转载须告知并注明出处。
最近越发觉得,读书无法再提供我那种极大的快乐了。最近读的麦克尤恩的新近小说《甜牙》(Sweet Tooth),期待已久。当时去英国,刚好赶上《甜牙》的新书上市,所有书店的进门处都摆满了它阴暗背景上衬托的穿着红色高跟鞋充满诱惑的美腿封面(买第二本半价)。也许因为不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阅读一直无法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去,又被琐碎的情节打乱思绪。也读了一些中信、湛庐出版的外国畅销书(多是美国),很多年前读这类书时觉得新潮科技和思想迎面吹来,让人兴奋;不过这几年慢慢觉得这类书常常叙述啰嗦,作者多是用一堆实验或例子的罗列来支撑一个三两句就能说清的理论。真正值得一读的凤毛麟角。
于是,最近常常觉得阅读和思考都陷入了某个瓶颈。甚至找不到想读的书。而且对于现实的工作,又找不到可以有所帮助的文字,只能一点点吸收经验,没有捷径可走。
读书人常常会想的是,书籍和思考到底对我们有何裨益?现在的工作虽也应手,但缺少那种突围的快感。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总觉得书籍已经成为一种限制。常常在恍惚间觉得,我们的思考是被书籍那一亩三分的大小局限了的。传统观点认为,要想获得深入思考,必须多读书,一个人的阅读内容决定了他能思考什么。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思考需要通过文字抒发,用有限的字数表达出无限的思考。因而,书将思想固定在了纸上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其次,一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必须是确定的,它不能是讨论式的,成书的整个过程是一场导向某个确定结论的孤独的写作。作者不能与读者讨论,他至多只能与自己对话,自己假设种种可能——这大概也是写作的乐趣所在:自我假设、自我判定。而现今热闹的网络上的讨论更像是一场喧嚣、自high的大杂烩,纷繁跳跃的各种观点让人毫无头绪且极易迷失其中。最终的结果也大多是离题的,无法形成任何结论。正如《知识的边界》(Too Big To Know)一书中提到的:“书籍聚焦于特定的主题,因为它们必须在封面中的有限空间内被阐述。所以,主题的边界就是纸张的边界。”但是,作者的另一方观点是,网络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使得专精的理论知识(科学)比以往更好。其次,网络化的知识让我们更加接近于关于知识的真理。
而这种将知识固定于纸上的方式,阻碍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除了塑造了我们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书籍也以同样的方式消极地阻碍了我们的思考。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对纸书的迷恋也会阻碍一个人对书中知识的吸收。一旦书成为自己的私属物品,你对它的渴求也就不再那么急切,所谓“非所借之书不读”,就是这个道理。再说,“大多数读者读到的大多数书,都是廉价的、几乎读完即丢的一次性用品。”
问题是,若没有书籍,我们能更好的思考吗?我个人的经验是,我们的头脑没有与生俱来地提供可供思考的内容,尤其是越深度的思考越需要新鲜素材的刺激。因此,想思考,尤其是进行深度思考,不能不读书,但书对思考的制约则需要反过来去警惕。要突破思维的“瓶颈”,也许只能读得更多才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