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7月,半年多前,德育原理课刚刚结束,老师一个学期的逼迫换来每个人都有几万字的随笔,怀着草草了事太亏的心情,我们都给随笔集加了后记,当时把后记放进了博客 (有好久好久没用过博客了吧?)以“无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心不乱”为题目,是为了记录当时心情,现在看来却惊讶于当时“一片混乱”的感受。那个夏天,刚刚申请完学校,不正是最悠闲的时候吗。很奇怪。总之,关于那个时候对大学课堂,对所谓真理,学术的粗浅感受,我是承认的。基本可以代表那个阶段的正常状态下的我。
后记本来打算过几天再写,但今天看到老师的结语之后,便有了迫切要表达的心情。
写作,表达,本身也是一种告别,告别上一秒还难以自抑的感情,告别上一个刹那还混沌不清的想法,告别上一个不那么成熟的自己,虽然,我更愿意将它们沉淀,变成封存的陈酒,一种可以时时尝其甜苦的私人物品。反正,就是不肯拿出来分享,因为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强大到把另一个自己完全曝露于众,接受他们的评头论足。所以写随笔对我来说是有挑战性的,在时间和心力上都是一种挑战,我承认我确实做不到对每个问题都阅读典籍、深入思考、有所感悟,因此几乎每一次都写于无能为力的愧疚之中。很多期待无法满足(包括我自己的)我必须说抱歉。望您们原谅。
但我珍惜每一个能够真情流露的机会,因为我深深预知,这样的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少之又少。所以感激老师和同学一起创造出这个接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想法被鼓励,思考被肯定,无论它是否与主流合拍。我想德育原理这门课带给我最多的,就是尊重。尊重与自己相同或不同的想法,尊重那些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正常的荒诞的,能触动自己的和不能触动自己的,甚至是讲道理和不讲道理的。因为面对真理,我们何其渺小,渺小到可能与之擦肩而过而不自知,而真理或许就在某时某地某刹那,从某个人的话中,显现其身影。真正有觉悟的人,不会藐视不学无术者或是文盲,而是能够从每个此在,领悟到神的旨意。
因为尊重,所以丰富,因为丰富,所以有趣。在一个个有趣的瞬间里,我们似乎超越了日常,更准确地说,思考成了我们的日常。我也承认,不是每节课都让我陶醉,但我会记得那些“惊喜地抬起头”的时刻,也会记得随笔中那些“不能不说”的话。我很高兴我的大学生活中能有这样的体验,我更希望这样的体验伴随我一生。无论我以后的职业、身份、角色,我都希望一直保有发问和追寻答案的权利和能力。
始终觉得,学术不是让人脱离和排斥日常,去营造一个臆想的乌托邦,而是看到脚下的六便士,亦不放弃天上的月亮。我相信即便以后我们的周遭堆满了六便士,想到曾经仰望月亮的时光,没有谁不会抬头看一看的。
当然,教训常常比收获让我们学到更多。课堂上偶尔也会有无谓的争辩,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有时也会只说自己想说的和只听自己想听的,却离最初的问题越来越远,这些终将成为教训,时刻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生活中,不要沉醉于批判和认同,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的,我想我们是时候走出这样的困境——将评判置于理解之前,将表达置于倾听之前。
是后记,也是未来生活的序言。谢谢朱老师和邵老师,我听到了您向着您所期盼的学生们的殷殷呼唤,谢谢同学们,我在你们中间,被你们热切的回应感染。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这个事业不是德育也不是教育,而是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使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更美好的事业。为了这个事业,继续前行吧。祝福我们大家,平安喜乐,劳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