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天宁寺曾名噪一时,曾位居扬州八大名寺之首,“淮南第一禅林”,比大明寺还要红火,更有康熙、乾隆六下江南的行宫,其文化历史底蕴颇丰。几经星换斗移,面目渐颓,盛名渐隐,今人多有不知。不过,对扬州历史感兴趣者,从梅花岭史公祠出来,沿河岸西行几分钟,一不留神就会被河对岸的一个深红色的古庙所吸引。那就是大隐隐于市的天宁寺了。
古扬州城曾有七门之一的“天宁门”,门内有“天宁街”,门外正对的就是天宁寺。李斗描述乾隆年间的天宁门内外,那是相当的热闹。“扬人无贵贱皆戴花”。此处设早间花市,附近梅花岭、傍花村、小茅山、雷塘的花农清晨担花入城、叫卖于市。清帘沽酒、茶肆品茗、游人如织。“游屐入城,山色湖光,带于眉宇。蒸鱼煮笋,尽饮纵谈,率在于是”。这里的山僧茶馆吸引游人。曾在此生活过的郑板桥有联曰:“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天宁门架有红栏钓桥,桥外“华表屹然”,下为天宁寺大山门(《扬州画舫录》卷四)。
按李斗的描述,找到了天宁寺的大山门。“华表屹然”处早已辟为沿河马路,窄而通车,川流如梭。想拍张无车干扰的照片都有些胆战心惊。山门对面河上有桥,一个极普通的石头桥,大概这里就是李斗描述的“红栏钓桥”的位置了。桥左不远处有御碑亭,康乾二帝在此登舟游览保障湖(瘦西湖)的御码头。康熙有诗曰: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磬有余清。
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山门门头刻有“勑赐天宁禅祠”牌匾,传为宋徽宗所赐,大不可信。估计最多为康熙或乾隆所赐。门后有乾隆四十九年《南巡记》碑文。这里多次作为康乾二帝巡视江南扬州一站的行宫,当时的荣光是可以想象的。李斗说,康乾二帝在扬州城南瓜洲的高旻寺旁也有一个行宫。因寺中有“天中塔”,行宫称为“塔湾行宫”,该地被皇上赐名“茱萸湾”。来往行程先住塔湾行宫,第二天策马至平山堂,再换湖船到天宁寺行宫。第一段路“以马便于船,且百姓得以近光”云云(《扬州画舫录》卷七)。
李斗记载,乾隆年间天宁寺共有四进。一进天王殿供布袋罗汉;二进大殿置白石香炉,高与大殿齐,供三座大佛。三进供阿弥陀佛。四进分上中下三层。一层住方丈,二层为僧房,最高层是万佛楼,共计11100尊佛。而且“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扬州画舫录》卷五)。诵经念佛与锣鼓喧天唱大戏两不误,真乃人间极乐世界。
于今,昔日的荣耀和热闹都早已沉寂。这里,成为一个已无僧人的庙宇符号,一个佛教文化博物馆。周边的几个耳房,拥挤着仿古雕刻品门市。从集体记忆中,我们了解了天宁寺曾经的故事:
世传柳毅“舍宅有寺”,又说这里曾为东晋谢的别墅。
高僧佛陀跋陀罗在此译《华严经》。
康乾二帝的行宫。
曹雪芹的祖父—江南制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奉命在此刻印《全唐诗》和《佩文韵府》。
这里的“文汇阁”(太平天国烧毁。今西园饭店位置)曾分藏总共七部《四库全书》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