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59天
原文阅读: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讲解:
陈国的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来后,陈国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走近他几步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私人,难道像孔子这样的君子也偏袒私人吗?
鲁君从吴国娶了夫人,鲁与吴为同姓,就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这样做都叫懂礼,那谁不懂礼?巫马期向孔子转达了这个话。孔子说:我孔丘真是太幸运了,一旦有了错误,必有人家给我指出来。
备注:司败是陈、楚一带的称呼,相当于中原的司寇。
启发思考:
要读懂这段话,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婚姻制度。按照周公制定的《周礼》,同姓男女不能通婚,所以娶妻一定要异姓。吴国是鲁国的同姓,都姓姬,所以吴国的这个夫人按照当时的习惯,就应该叫“吴姬”。但是按《周礼》,吴国和鲁国是不能通婚的,鲁昭公非要娶吴国的女人,这算是违礼的事情。
鲁国是周公的属地,作为周公后代,鲁国国君应该是知道礼制的。但是,鲁昭公并没有遵循周礼,而是给夫人改了个名字,不叫“吴姬”而叫“吴孟子”。相信,他不是不懂礼,但既想娶到自己心仪之人,又想避免被人用礼制反对,便改换名号来掩人耳目。
不过,作为国君,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外交上更是容易被人作为破绽加以利用。果然,陈国的司败就问到孔子头上了。某种意义上,陈司败包涵着的一石二鸟之意,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恢复礼制,遇上国君这种明显违背礼的事情。他回答“知礼”或“不知礼”都是不妥,都会被人抓住把柄。
遇到这种两难选择,孔子的选择是为尊者讳,模糊地说了一句“知礼”。他没有为了显示自己明礼而明言国君之非。这样两难的境遇,可能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是为为尊者“背锅”,特定境遇下是为大局着想,并非简单地黑白不分、或结党护私。
后面部分更有意思,孔子听到弟子巫马期转述的陈司败对自己双重标准的评述后,不但没有恼怒,反而坦然承认自己之过。而且,回答也颇有君子之风,他说:我真幸运啊,有了错就有人给我指出来。
看完这段对话,有人或许感觉夫子的形象与之前印象不同了,怎么孔子也不坚持自己的原则呢。或许有人会心一笑,因为现实世界是极为复杂的,老夫子这样的表现既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是他对于处世之道灵活变通的地方。当然,能够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理想状态,是在短期利益与长期收益之间的权衡,是在大局观和微观现实中的取舍。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各种言行,相信也有为尊者讳的地方,但这样很多真实可信的细节,让我们更全面地感受活生生的丰富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