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的概念在我国早已有之,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时代,人们在稻田、草丛边的水沟里能抓到许多的鲫鱼、小鲤鱼、泥鳅、黄鳝,甚至还有可能抓到鲶鱼,这样自然形成生态共生空间,其实便是最早“鱼菜共生”的雏形,而菜与其他植物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只是食用方式不一样罢了。鱼菜共生是在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系统。鱼透过排泄物为植物提供营养,植物吸收养分实现水质过滤,而微生物对鱼排泄物进行分解,为植物提供养分。因此,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达成鱼菜的协同共生。鱼菜共生是再循环系统中植物高效栽培的一种“清洁环保”方式。鱼菜共生系统小到居家系统, 大到数万平方的商业化生产系统都适用。
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在建立这样的系统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
鱼菜共生系统有几个方面的数据要注意的:
第一,鱼菜比例。如果家庭用微型的鱼菜共生系统,一般是按照1:1的比例,这种比例消化作用是足够的,鱼不会有问题,而菜种的少,肥力也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地方允许,你想做一个比较大的鱼菜共生系统,该按照什么比例呢?根据实践,可参考如下数据:100公升的水配合一公斤的魚再配合一平方(陶粒-30公分深)的植床。这样的比例可以让系统达到最大的平衡,当然,这样的比例如果不会控制容易发生肥力不够的情况,但鱼是不会有问题的。
第二,鱼的饲养。按照第一点所说的比例,如果发生肥力不足,该怎么控制呢?可参考如下数据:鱼饲料喂养量应该是鱼体重的3%,鱼饲料的蛋白质保证在35%-45%。切记不能喂过多,过多会导致鱼的排泄物过多,水中氨比重过大,对鱼不利。
第三,NO3的控制。在不单独建硝化池的时候,一定要测试NO3的含量。根据实践建议,NO3的含量保持在40-150PPM之间,如果过高,需要调整鱼的喂食量,如果过低,则需要调整作物的数量。
鱼菜共生循环系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收到政府大力推崇,因为一方面能节约用水,城市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生产出来的蔬菜基本可以视为有机蔬菜(美国承认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的蔬菜为有机菜,国内暂时不承认)。介绍一个简单的小型“鱼菜共生”系统: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了鱼菜共生系统的七项规则,有兴趣的朋友在建造系统时,可以参考:
审慎选择饲养池。鱼池是鱼菜共生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鱼池最好为圆形,池底平坦或呈锥形,以便保持清洁。请记住:尽量使用耐用的塑料或玻璃钢水箱。
确保通风和水循环。这意味着需要使用水泵和气泵,让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并流动,从而确保动物、细菌和植物的健康。请记住:电费是该系统的一项主要开支,因此应当明智地选择水泵和电源,如有可能,应考虑光伏发电。
保持良好水质。水是鱼菜共生系统的关键。它是将所有基本营养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媒介,为鱼类提供生境。五项主要参数对于监视和控制水质至关重要:溶解氧(5毫克/升)、pH值(6-7)、温度(18-30℃)、总氮和水碱度。请记住:水化学看似复杂,但借助通用测试套件,实际管理工作相对简单。
不要使鱼池过度拥挤。将放养密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能够有助于鱼菜共生系统的管理,避免冲击和失败。建议的放养密度为20千克/1000升,这仍将留有大量栽培植物的空间。请记住:较高的放养密度可在同样空间里生产较多的食品,但也将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管理。
避免过度饲喂,并清除任何剩余食物。废物和吃剩的食物对水生动物危害极大,因为它们会在系统中腐烂。腐烂的食物会引起疾病,并耗用所有溶解氧。请记住:每天投喂动物,但在30分钟后应清除任何吃剩的食物,并对第二天的投喂量作出相应调整。
合理选择植物和安排间距。在生长期较长的植物(茄子)中间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蔬菜(色拉用绿叶蔬菜)。在大型结果植物之间连续补植莴苣等嫩叶蔬菜能够营造自然遮荫条件。请记住:在一般情况下,鱼菜共生系统中绿叶植物与包括西红柿、黄瓜和辣椒等一些最流行的果实类蔬菜一起栽培效果极好。
保持动植物间的平衡。采用批量耕作系统有助于确保水生动物和蔬菜的稳定收成,维持生产水平,保持鱼和植物间的平衡。请记住:确保幼小植物和鱼类的来源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规划阶段考虑供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