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平安”。
两个小时前,我跟我的同屋,来自上海的90后小杨,说了4天来的第一句话。
两个小时后,我和5天前一样,坐在广州白云机场这家餐厅的同一个位子上,写这篇文章。
时空蒙太奇让我感觉很不真实。窗外还是同样的景象,出租车川流不息,旅人神色匆忙,好像一切都没改变。但时间已经明确地从2019年来到2020年,我也走过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旅程。
在过去5天里,我在广东清远的一个小山庄,参加了由何孟玲老师带领的5天止语静修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静修营。在开始以前,我想当课程结束时可能会有很多感想。事实上,在这5天当中,我的头脑里也经常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想快点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分享出来。但真的到了这个时刻,我的思维却好像又滞涩,下笔无言。
不是因为言语功能退化了。而是因为感想太多,不知该从何说起。可能以后会有一些感受会沉淀、梳理出来,但不是现在。就像电影《荒岛余生》的男主角汤姆·汉克斯,遇到了阔别四年、朝思暮想的妻子,第一句话却是,纽约扬基队赢了吗?
讲不出感想,那就说一说过程吧。
我们这期班有32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广东省最多。大家都是12月31号赶到清远,正式课程1月1号开始。第一堂课,每个人先领到一份规约,一共有8条,主要内容如下:
尽己所能止语,不社交联谊,避免闲谈;
避免阅读和书写;
避免做任何与密集静修无关的活动;
尽己所能收敛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不刻意花时间用语言思考、回忆、猜测、分析或诠释;
……
在老师带领下,大家一起念完规约后,就有人就来收手机了。每个人的手机装在一个信封里,写好名字,统一交给老师,5天之后归还。因此参加这个课的人,应该都花了很多心思,来做好自己“失踪”5天的铺垫。主办方留了一个紧急联系方式,学员可以留给家人,如有急事可以转告。
我也做了很长时间,很“用心”的铺垫。要从地球上消失5天,太多事情,放心不下。
手机上交后,课程就开始了。关于正念,在这里我并不打算多费笔墨介绍,网上有很多资料。一句话就是,培育对当下的觉知。
课程设置简单到超乎想象,只有两项内容,正念行走和正念静坐,就是行禅和坐禅。
行禅,就是在一条十米左右的路线上,来回行走。走的时候,要专注足底的感觉,感受它任何细微的感受,不光是走,站和转同样重要。
坐禅,就是盘腿打坐。打坐的时候,要用心观照腹部的起伏,一段时间以后,当腿部疼痛不可避免的袭来时,要继续观照疼痛,保持定力,尽可能坐得持久。
两项功课的统一要求是,尽量不分心,保持专注的“自相续”。如果发现心跑开了,要不加评判地去观照想法,然后邀请心回来,继续。
听起来简单,但你可以试试,在一条10米的路上走一趟,保持不分心有多难。更不用说坐禅时双腿的疼痛和麻木,我那如西部利亚坚冰一样的韧带,多少次让我汗如雨下。
早课6点钟就开始,在每一天里,会有超过5个小时的正念行走,和超过4个小时的正念静坐。课程是如此严格而枯燥,以至于何老师在第一天晚上开示时问有没有想打退堂鼓的,就有人举起了手。
但所有人都走到了最后。
课程之外,大家要保持每天静默,要全程素食,要尽量避免与别人有目光接触,甚至与酒店沟通,都是写纸条给老师代为处理。
内观是修习正念的必要途径,我们所学习的主要是缅甸马哈希大师流传下来的方法,何老师称之为“传统正念”。与当今流行的“现代正念”稍有不同,传统正念更重视根基,方法简单,但要修好很难,佛家讲“由定生慧”,传统正念就是培育定力,进而获得智慧的修习。何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正念要培育“纯然的注意力”;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呼吸“心都要清清楚楚”;练习正念最重要的是“心的品质”。
何孟玲女士是台湾的资深正念老师,长期在缅甸参加密集禅修,多年来为推广正念做了很多工作。这次课上,大家也为她的为人、学养和耐心深深折服。教正念,人不“正”是不行的。
对我来说,参加这次课确实让我的觉知力增加了一些。这两天,有好几次刚有想法或情绪起来的时候,能很快觉知到,然后走出来。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体验。
今天中午老师发还手机,原来想象中的每一个人都恋恋不舍,不肯开手机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很多人都迅速打开了手机,一头扎进了俗事的洪流。
我也是一样,埋头翻捡、回复着各类信息电话,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现在。而当我终于忙活告一段落,回头看看却发现,这段时间,除了回复家人的关切以外,真正必须要做的事情,一件都没有。
因此我发现,不玩手机挺好的,不多说话挺好的,吃七成饱挺好的,简简单单挺好的。
还有一点,我的西伯利亚坚冰已经开始融化,盘坐时两个膝盖已经快能接触地面,这两天走路都觉得轻快了。
刚入营的时候,每个人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会想参加这个课。我的回答是,我想给自己一份新年礼物。
我得到了。
有机会的话,我想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写于2020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