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胡适同一天生日。
这是每年我离大师最近的一次。
我也想成为一名大师。
可是我的前半生的上半趴快走完了,还没看到半点影子。
依旧是一根总想躺着的废柴本人。
毛老师的歌真的不错,可以代入把自己代入进去,在精神病的角落顾影自怜。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现在可好,我29,即将30。
连《像我这样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唱了。
三十而立。我二十九,还有一年可以继续安心地躺着。
躺着躺着,总觉得有什么想说。
生日是人类在无聊漫长岁月的周年标记,来谈谈自己对人将三十的看法。
三十而立,可作:立身,立家,立业。
日常迷信先拜拜
1、立身
三十,大叔未满,少年不再。
都说三十而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立身,指自我人格的觉醒和独立。
没有独立的人格,立身无从谈起。
而在立身过程中,最需要思考的是:何为己身。
“我是谁?”
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是我一直以来最感兴趣的话题。
人格分类,社会意义的分类,角色定位.....
荣格分类为基础的MBTI测试(INFP),九型人格(五X四),科学的是全基因检测(报告)....玄学的话也有钻研,例如星座,日升都是个乐观的射手...甚至是周易为基础的八字,紫微(机巨).....
文字敏感大于数字,视觉学习大于听觉,方向感强.....
我现在豆瓣简介就挂着这些标签,这些都是我了解真正自我的工具。
我不会傻到把这个当作全部的我,但至少是一个侧面反映的我。
走完二十多年,至少知道自己不擅长在哪,也大约知道自己做起哪些事情更容易成功,更有成就感。
>在此前的知识观提到,我信奉的是多元智力——即不被智商测试所限制的多种能力。
也更信奉我们每个人是可进化的个体,包括逻辑能力,空间能力,语言能力,只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进化效率不同而已——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属性。
战士型,敏捷型,魔法型。
性格情绪处理上,信奉的是非暴力沟通,懂得觉知自己的情绪,做到不生气,尽量包容。
后来知道也许就是佛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层属性,性格和行为却是动态成长和变化的。
写给自己的十九岁时,还担心着不适应大学的交际, 害怕内向的自己没有同类。
而现在,新认识的朋友都觉得我是个外向交际型的人。有时甚至听到谈笑风生,游刃自如的肯定。感激之余,他们不知道内向本体的我为了克服这点,专门去看沟通和口头表达的书,有个很实用的是:内向者也有自己的优势,用你们独有的特质去了解,感受周围的人,并回之以真诚和热情。
通常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社恐。
当然更多情况下, 愿意选择在自己个人的精神角落里,建自己的堡垒。
倾心感谢《七习惯》《沟通的艺术》《内向者优势》《非暴力沟通》《即兴演讲》等作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