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活出美感,现在我们这代人,越发对具有美感的东西感兴趣,中国设计现在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要走的路还很长。得益于近些年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很多优秀的设计出现。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渐渐地愿意为设计买单。好的设计,在我看来是润物细无声般地让你在精神层面的提升。
或许有人会说,你没有物质保障提什么美感,先解决温饱再说。这是大实话,但这话有对的地方,也不完全对。先说,现在大多数人只要好好工作单纯吃饭、租房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有车有房,你心中的有一团火焰或许比那来的更加珍贵。只是说可能更好的物质方面的东西不能满足内心的需要。那会说既然都这样穷困,那还去追求美不美。其实追求美,是花那个人的时间,准确的说是花那个人的学习审美的时间和创造美感的时间。
打个比方,两个人同时在一家服装店买衣服,结果一人买的搭配起来不好看,另一个人选的穿起来看着就很漂亮。或许有人会说了,那是那个人长得漂亮,当然穿起来就好看,那我想问是不是所有漂亮的人,穿什么都好看吗?如果这样都还是这样觉得…那么人与人之间对长相评判,是否也具有美感的程度在里面呢? 时尚的品牌,大多人觉得好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别人品牌在那儿,是块抹碗布都有人说好。不然吧,它的品牌是怎么建立的呢?难道不是设计的美感吗?衣服的面料才多少钱,公司通过服装的设计语言才能跟消费群体交流,而品牌的推广营销只是让它有“地方”说话而已,让更多人知道罢了。让产品更深层次的热销绝对是商品本身。
书归正传,那没钱怎么办呢?提高审美,不一定非要去得到物质上的东西。看见美的东西,制作美的东西,让自己开心也不错嘛,偶然你的“审美”给人带来快乐也不错嘛,比如一起逛街,你的朋友要买东西,问你买哪个好,你的建议让他后来越发觉得好。那不是也体现了你审美的价值了吗?
制造美感比单纯的欣赏美感要困难得多,在制造方面就更不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了。这要求那个人必须具备制造和欣赏美感的双重要求,怎样搭配,怎样在细节上的处理,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简单、单调,来迎合内心或是大众的审美,这当中其实最好的是如何做到引导大众审美,这就需要设计师对设计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自身对美的理解。
审美的提高往往是社会全面的提高。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说的就是,不管自己在哪个阶段都不要放弃对美的追求和认真生活的态度。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节奏。在这里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好,也希望在那片土地生活的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