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分享了中美两国人对读书的态度引发的思考,今天来分享李子旸老师的读书“三要”之第一“要”。
读书“三要”之第一“要”:要读整本的书
谈到读书要读整本的书,李子旸老师指出,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读书体验,即把书读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多厚的书,读完理解之后,发现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如果全写下来也就几页纸,或者一页纸。
有人就会想了,那我直接去读一本书的「精华」,不就完了?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气。殊不知,作者为了论证他的观点,写了厚厚一大本,可不是为了凑字数拿版税的。观点背后的论据,包括历史背景、发展沿革、数据统计以及对不同观点的辩驳等等,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啊!读完这些,你才能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并且引发深深的共鸣,「绕梁三日」。如果你直接读的就是「精华」或「干货」,也许你会有共鸣和感触,但是这样的共鸣和感触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尤其再刷半个小时微博朋友圈,看一会儿娱乐八卦之后就全忘了。
谈到这儿,我想到了当前非常流行的「速食知识」。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收费专栏,各种“标题党”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各种「不看后悔一辈子」「你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是因为……」「三十岁前如何赚到××万」,无一不宣称自己输出的是「干货」。「干货」看起来美味可口,实则囫囵吞枣,难以消化,搞不好还会被噎住。「干货」毕竟还是太干了。
他们知道各种观点各种流派,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但他们既不知道思想观念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被其批判、取代的观点是什么,更不知道取而代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掌握思考的方法。掌握思考方法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完整阅读来观摩大师是如何思考的,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结论,如何分析批判不同观点的。看得多了,便渐渐窥见门道。再加上勤于训练反复思考,这才能掌握思考方法。只看结论和观点,是不可能掌握思考方法的。
还有一种人,比如我……患有FMO(Fear of Missing Out)症。害怕错过一切「有用」信息,买了一大堆书,订阅了一大堆收费专栏,关注了一大堆微信公众号。每天要花好多时间去……焦虑。对,焦虑。挨个去读吧,太花时间,耽误干正事,焦虑;不读吧,花钱了,而且感觉错过了几个亿,感觉自己永远不会成功了,焦虑。如果你也不小心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必须要引起重视了。
你可能会想到,我是不是在说罗胖的「得到」?哈哈,你多虑了。首先我说的罗胖看不到;其次,即使看到了又能怎么样,不影响人家继续卖知识;第三,商业模式的成功仅仅代表商业。有市场需求,才有丰富供给。况且,在一个什么都不缺但只缺「干货」的社会,需求也是可以被引导和创造的。
当然,有一种书是「导读」类书籍,和前述的「干货」类知识是不一样。有一些专著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或者说需要的背景知识太过于庞杂,那么会有专家学者读过之后用更浅显的语言对读者加以引导,对原作观点进行解释,会更加有利于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对于这类书籍,依个人情况酌情参阅。
对于参考类书籍,我都替抬杠者们想好了。Python学习手册从头到尾读一遍,未必有坏处;牛津高阶第九版全背下来,别问能干啥,说出来吓死你;《本草纲目》倒唱如流,你可以去参加“中国达人秀”……对,我说的是歌曲。参考书,就是让你来参考的。当然,你可以说,我就是喜欢背字典,咋滴?
朋友们,看看你的书架,哪些书需要重新好好「读」一遍;翻翻你的收费专栏,没时间看的就别看了,下次把199块钱花在订阅许岑的《安迪沃霍199句》上;捋捋你的微信公众号订阅列表,在你的时间面前「真金白银」和「破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我深度认同李子旸老师「读整本书」的观点,避免刻舟求剑,不光要知道观点,还要掌握思考方法。「对于好书,要完整的读,要整本地读,这是读书的第一’要’」。
后记
本来,我今天是要写完读书三“要”和三“不要”的,结果写完大纲之后,发现三“要”和三“不要”应该分开来写。结果在写三“要”之第一“要”的时候,不小心写了一千字……想起了一位朋友的建议,不要太长。我赶紧刹车,重新整理思路,决定把读书三“要”和三“不要”拆成六篇来写。
不是为了凑篇幅,而是想把我对于每个主题的感受都写得丰富、详细一些,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特此说明,希望大家能理解老吴的「良苦用心」。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来都来了,就持续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