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很多雷、很多坑。
大家别怕哈,这是在新的一年开始前,把风险点集中写写。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
最近关注商誉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把它当成股票、基金投资的一个雷。
所以,稍微科普一下。
一
什么是商誉?
上市公司A想收购B公司,假设B公司净资产100块,但收购价是1000块。
那多花的900块,在A公司财报里,就被计作「商誉」。
——也就是说,商誉是比公司净资产多出来的这块。
为什么会有商誉呢?
或许是B觉得自己口碑、团队实力很强。不愿意就按账上净资产把自己卖了。
所以大家只能商量着来,最终确定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数字。多出的部分,就成了商誉。
你看,商誉这些东西很难量化、有些主观。
二
如果买回来的这家公司,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丰厚回报,这属于优质商誉。
但如果买回来的公司不行,业绩没原来设想的好——
那商誉就得减值。
极端情况下,甚至有过一次性减计为0。
那么大的商誉,突然一下子减为0了——利润也相应减掉这么多。
这种鬼故事,谁能经受得了。
再举个实际的例子,用来说明下商誉。
4年前,影视界的老大华谊兄弟,花了7.56亿,收购了「东阳浩瀚」70%股权。
「东阳浩瀚」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1天,历史业绩都没有,估值就有10.8亿。
为啥这么贵?
因为它的股东,包括李晨、Angelababy、郑恺、陈赫等明星,这群奔跑吧的大兄弟们。
也就是说,明星身价抬高了这家公司的估值。
这笔收购算下来,单商誉就有7个多亿了。
当然,东阳浩瀚也承诺说,每年的净利润不会低于9000万,而且还要每年增长15%,总共5年。
但如果哪一年,这家公司业绩不达标、承诺无法实现,商誉发生崩溃式减值,那华谊兄弟的股价一定会受影响。
股民就成了背锅的了。
三
为什么说,商誉是今年A股的一颗大雷呢?
前几年顺风顺水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为了扩张业务,花了很多钱疯狂收购。
账上都趴着一笔巨额商誉。
到去年三季报时,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商誉规模,已经达到了1.45万亿,创历史新高。
要是经济好呢,大家也不太担心这个问题。但偏偏,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太好…
很多收购的公司经营不乐观。
一旦它们发生问题,冲击力很强——不亚于小型原子弹。
很多上市公司本来就利润小,收购时又出了大钱,积攒商誉非常大。这么一折腾,可能就直接亏损了。
原本指望收了一个金蛋,没想到成了炸弹。
现在,又到了该出年报的时候了。商誉这个雷,开始陆续浮出水面。
四
当然,并不是说整个A股,都面临商誉减值的危机。
只是对于一些板块、行业的公司来说,这项风险系数偏高。
比如,前几年许多中小板、创业板的公司,并购重组玩得很嗨。
尤其是创业板,商誉规模占净资产的比例相当高,平均值19%,远高于A股整体。
——商誉减值这颗雷,要是真炸了,对整个创业板的盈利来说影响很大。
盘点一些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超过50%的创业板公司。
表格来自光大证券:
到去年三季度末,大概160家上市公司,商誉/净资产比值超过了50%,21家超过了100%。
大家也可以自行算一算。
找到财报上的商誉科目,用商誉/净资产,算算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这一数值是多少。
讲了这么多,也简单给个结论吧——
如果是短期投资,可以暂时回避商誉占比高的公司\行业。
虽然商誉不一定会减值,但客观来讲,这类公司的风险系数是偏高的。要知道,商誉爆炸起来有时很突然,难提前了解到消息。
当前环境下,将自己的风险敞口适当减小,是更明智的。
其实,这两年我也越加倾向于认为:
相比于投资单个公司or行业,普通人定投宽基指数,会更有安全感——遇到单一冲击的概率小些,获得长期正收益的概率也更高。
前者带有一点点运气成分,而后者更加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