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听听鞭炮声
大年初一的早晨总是比平时来得早,往年,我最讨厌鞭炮声惊扰了美梦,今年却不,知道不少地方都禁止燃放了,陪伴几十年的声音也许下一年就听不到了,要好好感受呢。
楼下不时传来急促的鞭炮声,响亮,清脆,伴随着通红的火苗在跳跃,像是黑色夜幕上盛开的红花,引得小区里停放的车辆也一起跟着歌唱。
鞭炮声一直没停息,从四面八方传来,或高亢,或低沉,仿佛是从天际缓缓而来的春雷。
这是在新年的号角声统一指挥下的大合唱,慷慨激越,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从遥远的祖先那里一直演唱到今天,为了蓝天白云纯净的空气,它们就快要退出舞台了,今天,就让它们再辉煌一次吧!
天亮了,地上留下落红一地,这是它们绽放的明证。想起小时候,孩子会蹲在那里寻找哑炮,即使不能再燃放,层层剥开,“刺”的一声划燃一根火柴投进去,那一片跳跃的火花也足以让孩子欢悦。现在的小孩,玩具成堆,早不稀罕这些了。
2、奶奶庙香火旺
除夕晚上,就见朋友圈在传奶奶庙人头攒动的盛况,附近的村民,很多是夜里去烧香,特别是头柱香,更是难得,预示一年的好运气呢,熬夜也值了。
更多的人是去凑热闹,哪里人多,人们爱往哪里凑,随着这几年景区越建越好,交通又方便,每年初一这天,小镇游人多达十几万,走在上山的路上,不需要自己迈步,就会被别人簇拥着前行,政府怕出事,各个路口安排了交警值班,外来的车辆根本进不了小镇,只能停在外面步行上山。
随着熙攘的人群挤进了奶奶庙,本想拍几张照片,执勤的民警却不让有半分的停留,院内一只大香炉燃得正旺,热气灼人,香客不敢近旁,只能远远把手中的香投进去。
庙里每年都来,三世佛和碧霞元君等六尊像端坐高位,接受人们的祷告,值班人员不停喊着:“不要跪拜了,双手合十就好,佛会保佑你们的,赶紧离开,不要停留,要给别人留机会。”
3、花样过新年
庙里停留的时间实在太短,潮流般的人群需要找个消遣的地方,下面的街道自发形成了庙会。
两勺糖放进圆圆的小口里,一会儿功夫,丝丝棉絮般糖丝飘出,师傅娴熟地转动手中的轴,很快,一团棉花糖成型了,小孩乐滋滋接过来走了。
糖画的制作更是艺术,一手端着从锅里舀出的半勺融化的糖水,手走糖水落,面前光滑的不锈钢板上一会儿就出现一个栩栩如生的桃子图形,最后拿一根竹签放在正中,大功告成!此刻,吸引你的绝不是那半勺糖水,而是那逼真的桃子或动物造型。
要生存,拼得可不仅是蛮力,还要有艺术!
爆玉米花并不少见,可是,这种小锅里炸出的你们也许没见过吧。师傅不停转动手里的葫芦状的小锅,快好的时候,把旁边口袋样的东西与小锅连起来,扳动某个机关,只听“崩”的一声巨响,口袋的那头白花花玉米花就流出来了。小时候,就盼村里来炸玉米花,家里有的是玉米,大人从不吝啬这些,孩子们一个个端着盛满玉米的茶缸,幸福快乐地在旁边等待着。
《套圈,圈套》,我曾看过一篇作文,并深以为然,可是,每年三月会,套圈的却不见减少,为什么?图个乐呗!商家早早摆好了阵营,围观的孩子跃跃欲试,孩子对吃的早就不感兴趣了,大过年的,还不让他们高兴,愿套就套吧!
有时,笼子里装的是上下翻飞叫声悦耳的黄鸟,有的笼子里装的是雪白的小兔,去年,还有人别出心裁,套白鹅,大鹅的长脖子一伸一缩,还真不好套,别说孩子,不少大人也想试试手气呢。
玻璃杯投球不但要手准,还要气力刚刚好,还要碰运气,落进去不弹出才可以,难度有点大哦。
你恨日本人吗?恨!想起他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恨得牙根痒痒,看这边,商家要砸的不是玩具,而是人头狗身的日本人,有怒气,朝他们发吧!真是创意无限啊!忍不住边看边笑。
有句古语: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不得不服。路遇不少年轻人怀里抱着几箱玩具,到了才知道,那是砸包的战利品,手中的沙包扔过去,只要碰到前方两米外的玩具箱就可以中奖,太容易了,不过,拿到砸沙包的权力需要30~50元,年轻人不把钱当回事,一阵子下来,就拥有了这手提胳膊挟的玩具,想想,买这些玩具还要不到这些钱,可是,少了中间的乐趣,谁买呢?
下面这个也很有创意,十元钱拆只箱子,运气好的,会抽到充电宝一类的小东西,由于对网购的青睐,这些箱子旁也围着不少孩子,摇摇这个,晃晃那个,幻想着自己心仪的大奖就在手中的箱子里。
干点生意不容易啊!没点技术,智商不超群,还真不敢在江湖上混呢!
两三岁的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玩游戏,小球投进小孔里,小手按动按钮,小球射中游走的小偶,孩子手舞足蹈,那叫一个乐!
要说中国年,舞龙算是年味十足的活动之一吧,小镇以前并没有舞龙,这几年倒是舞得起劲,华夏子女,龙的传人,金龙起舞正欢腾,热热闹闹过新年!
还有一样快要消失的传统__坐花轿。以前的新娘子可都是花轿抬到婆家的,想想都气派,没坐过的,想过把瘾的,可以来尝试一下呀,不过,我可没动过坐花轿的想法,用什么车娶回来的已不重要,每天的日子怎样有滋有味过下去,才是我最在乎的事。
同时进入视野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帽子,电视剧中满族格格的帽子很受小女孩青睐,还别说,戴上确实好看,我要有个小闺女,也会买顶格格帽给她戴上吧,不由暗想。
也许是某个电视剧的帽子造型吧,还有花环,年轻的姑娘一朵花,怎么打扮都好看。
小黄篮是我们这里小孩必备的玩具,几个小朋友,挎着黄篮,里面装着过家家的工具和食品,一玩就是停不下来的节奏呀。景区的岔路口,还会遇到卖沙包、手工童鞋、泥小响的,这些花白头发的老妇人,用自己的双手在传承着当地古老的手艺,收入虽不多,自食其力的她们却是可敬的。
4、小镇又上央视了
小镇景区自去年晋升5A后,加大了宣传力度,今年春节期间,灯展、民俗等就五次登上了中央台不同节目,家乡人也很是自豪呢。我们从内心深处是在追随自然景观的,可是,又有几人敢于素颜上街呢?打扮后的人和打扮后的景观一样更受人喜欢,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只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梅花真是应景,在大年初一怒放了,香气阵阵袭来,怎能不跟友友们分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