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写的代码很模板化,缺少一点优雅感,所以决定深入学习一下RxJava。
原理和源码分析太多人介绍了,所以此篇不是所谓的科普文,仅供自己学习记录,如果对你也有所帮助那当然更加nice。真的看源码的时候会发现很绕,什么subscriber
|onSubscribe
...晕死,所以画了一些图。
说到底,在我看来RxJava与EventBus是一样的, b订阅a中感兴趣的事件,当a发出该事件时b收到通知。所以肯定有两种角色,一种是源头,一种是接受者。
上图最左边五个小框+蓝框就是所谓的源头source。 正常你源头就跟EventBus一样直接在事件发生时发射既可以了,但RxJava就复杂在它有很多的操作符。因此就在外面包了一层, 在操作符的作用下(observable.create...)形成了新的源头[ 绿色部分 ]。所以我们看到的ObservableCreate
包裹着原始的source。
所以source怎么与observer绑定呢,通过subscribe方法。最普通的subscribe方法直接调用subscribeActual,当subscribe发生时只代表两者产生了联系, 一般会触发onSubscribe方法,但当时事件不一定会发生。
之后每个操作符会开始自己的表演。
- 将原始的
source
与新的[emitter/observer
,简称newObserver]绑定,这个observer
此时会调用source
自身的subscribe
方法,即蓝框中被覆盖的方法。 - 很显然,此时
source
拿到了对应的[emitter/observer
], - 就可以任意触发他们的
onSuccess/onNext
。而每个不同的运算符会有起到不同作用的[emitter/observer],newObserver
会有oriObserver
的引用,它可以控制什么时候去调用oriObserver.onNext
...
这就是整个闭环逻辑。
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整理一下思路。
运算符流程图介绍
Amb
single.amb
是比较简单常用的例子。一个观察者会对应多个源头,当某个源头第一个发出事件时,其它源头发出的事件再也不会传递给观察者了,简单的说就是先来先到。
在第二步时,多个source与同一个newObserver绑定,当某个source第一次触发newObserver.onSuccess
.会进行记录并触发真正observer的onSuccess
方法,此时若其它的source再次触发newObserver.onSuccess
时发现自己来晚了就不会进行后续操作。所以这里使用了一个AtomaticInteger
做单一区分。
都照着这个思路分析,自己画图的话,其实每个运算符都很好理解。
flatMap
所以再来看一个稍微困难的例子,flatMap
用的非常常见,但这里并不打算长篇累牍的分析。其实理解起来还是很简单,
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在onSucess的时候,使用mapper过的newSource.subscribe
disposable介绍
我们会发现每个运算符都会有:
onSubucribe(disposable)
对Rxjava1并没多少了解,看了一下网上的介绍,在Rxjava1
中使用的是subscription
,这里统一用disposable
替代了。
disposable
与subscription
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
subscription是通过
subscribe
返回的,所以后续可以通过unsubscribe
取消订阅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T value) {
d.dispose();
}
但我们看dispose
,可以在整个上下流中发挥它的作用,相对而言更加符合设计理念[遇到一些异常情况的处理]。
flowable介绍
Flowable
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著名的背压(backpressure
)。这又与Rxjava1
中遗留的问题有关,当上游与下游在两个线程,上游发射事件比下游处理事件快的多时,就会抛出MissingBackpressureException
。Flowable
并不是订阅就开始发送数据,而是需等到执行Subscription.request
才能开始发送数据。如今Observable
已经不支持背压了。
所以我们看到,其实Rxjava2
中有两种策略:
Flowable
<-> Subscriber
&& Observable
<-> Observer
Since Observables don't have backpressure support, there is no need for a Subscription with a request() method. To avoid some confusion, separate "connection" types is employed: Disposable with a dispose() method that is analogous to Subscription.cancel().
具体的区别上面介绍得很清楚了,总结就是前者解决了背压的问题。
所以后者对应的是disposable.dispose
,前者对应的是subscription.cancel
schedule介绍
observeOn
SubscribeOn
很有名的多线程切换。
其实就是加入了一个scheduler
进行多线程运行。这个线程的启动可以在upStream/downStream
的任何一步。说到这到底什么是up/downStream
,经常在注释中看到这玩意。我的理解就是upStream
就是源头,它相当于河流的上源,downStream
是河流的下游负责接收事件,所以就是观察者。
其它运算符
其它就只贴图不分析了,有兴趣的自己可以走一遍流程。
Create
Contains
Equal
Zipper
fromPublisher
takeUtil
总结
其实静下心来看代码理解起来也不难,后续继续深入分析[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