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若英的新书,有两处深得我心。
我常常觉得,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相伴,所以圆满。孤独感对我来说并不意味着痛苦,那只是一种自己跟自己相处的状态……我想保佑孤独的自由。
对我来说,比起考虑“自处”与“相处”,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我希望永远握有自己最终的选择权。
于我而言,独处也是我体验自由的一种方式。
从小学到高中,落单常常被认为是一件可耻的事。仿佛黑暗中有人指着你的背后说:“看啊,都没有人愿意和他玩。”我相信这样的情形一定在我身边发生过,不然我的感觉不会如此真切。
离群的人被视为怪胎,难免受到冷落和排挤,在需要团体作业的时候往往感到不安和卑微。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这种不安会更大程度地投射于父母身上。他们会隔三差五地询问你学校的境况和小朋友的相处状况,问你为什么不去找小朋友玩。没有朋友,在他们眼里是一种危险的征兆。
而我始终将自己保护得很好,从小到大,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对所有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友好。甚至高中时,对女生之间“一起去上厕所”的文化也是从善如流。
而只有自己清楚地知道,每个阶段,我身边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从来不超过2个。我尝过最大的孤独感,是一群人里的无所适从,是两个人独处一室事的无言以对。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发现我享受独处的时光,喜欢一个的寂静。当我独自爬山、独自散步、独自饮食的时候,总能感到一种特别的丰盛感,似乎更能接受到来自世界的信息。那一刻,我不用考虑别人,不用将一颗心半掩着,我只用无拘无束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也许是因为我生性敏感又自卑,才不愿意与太多人袒露自己;也许是因为我本性自私又狭隘,才不愿让别人闯进我的生活,不愿意放弃独立的自由。
当我告诉身边的人,我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时,他们通常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如果没记错的话,有不止一个人用过“可怜”这个词。但在我眼里,这实在是一个很酷的行为。事实上,除了去餐厅吃饭(人多可以多点点菜)之外的任何事,我认为都不如一个人来得痛快。
当然,有一段时间除外。当我初初陷入恋爱时,也曾开启疯狂约饭模式,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挂在嘴边。而恋情稳定后,对出双入对不再痴迷,又开始享受双人空间里的自我生活。
曾经想过要制造更多的相处机会,培养共同的爱好,可以拥有一辈子说不完的话题。但终告失败。爱让我们结合,并不一意味要变成另一个对方。像奶茶一样,在相对无言时,窝在对方的怀里孤独,是另一种相爱的模式。起码,我们能保留完整的自我。
在这个社会,聚餐、结伴出游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交意味,往往是“醉翁之际不在酒”。庆幸我没有太多的欲望,没有太多需要结交的人,才得以安居于自己的一隅。
喜欢独处并不意味着散失了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或是厌世。只是我们更容易从与自己的对谈中获得成长的力量,而并非他人。我们通过学习如何和自己来处,来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
有一句很走心的话叫“所有的内向都是聊错了的对象”。深有所感。平日里被认为高冷寡言的我,偶尔也能遇见让我口若悬河的人,也能遇见让我不远万里只为相聚的人。即便如此,也还是止步于少聚。
或许我们都同样吝惜自己内心那个渴望安静和独处的小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