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所理解的“新读书主义”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郑州十点读书会联合郑州其他读书会、书店举办了一次大型读书活动,活动的海报让我接触到了“新读书主义”这个名词,这种“主义”。对各种主义有些排斥的我,还是在某度上找到了这样一个解释:
"新读书主义"的要义在于摈弃读书的实用主义,例如为应付考试而读书,为应付就业而读书。将读书的目的加以升华,使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这样解释的话,我应该是赞同“新读书主义”的,尤其是它的“摒弃读书的实用主义”。
从小到大,我们读书学习,几乎都是针对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书的种类也只局限于教材和各种提高考试技能的书。在我的圈子里,很少有人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这类开阔眼界、满足孩童时代好奇心的课外书。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间图书室,不但小,而且形同虚设。因为从来没有同学去借书,每次都看到那里门窗紧锁,我也只是踮起脚尖,抓着窗户的护栏才看到那个神秘所在。至于里面会不会有《十万个为什么》,更是无从得知。
也许是还未真正步入社会,对一些致用类的书没有切身体会,所以比较排斥那些关于职场,诸如《职场厚黑学》之类的书籍。有很多畅销书教你如何提高演讲技能、说话技巧、揣摩上司心理……等等,我都不愿接触,有时候就是自动屏蔽。我当然能意识到书中所说的各种技能的重要性,可是我读书,就是要看自己喜欢的,为了生活而读书,而不想为了生存而读书。
“新读书主义”倡导将读书的目的加以升华,最终提高自己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在我看来,就是将读书视为精神享受,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生活充满因读书而拥有的对已知的满足,和对未知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愉悦生命。这样一来,致用类的书似乎就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不知道可不可以把“纯文学”作品作为致用类书籍一个相对模糊的对立面。对于“纯文学”很难有一个准确又服众的定义,但是如果把它与致用类放在同一层面,我的理解是,它应该更接近于对人的精神层面的熏陶。致用类书籍,我们甚至不能称它们为文学作品。并不是要贬低致用类书籍,它的存在能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那它就是有意义的。主观上会觉得,读纯文学作品会更放松、更愉悦,因为你是在享受生活;而致用类的,你不得不想象你可能会把它用在哪种场合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往往是有压力地去读,因为你知道你要生存。
有人可能会说,不能生存,又如何能享受生活?这就涉及到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不好深谈。我想说的是,只要有条件读书,我一定更多地去选择让我在精神层面有提升的书。至于以后会不会因为社会原因去选择致用类的书籍,那得走着瞧了。
说到“主义”,我还是不习惯把各种思想冠上这样一个称谓,尽管这样看起来更高端。就像自从把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为“红学”之后,各种“……学”鱼贯而出,但是这样概括真的就能代表对该领域的研究吗?
无论读书被冠上什么称谓,怎样读书,读什么书都还是每个爱书人自己的事儿,所以读的舒心就好。
2.读书那些事
小时候应该算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尤其是作文书。从上学开始,除了学校发的作文书,只有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书。是我再三告诉爸爸,想要一本作文书,终于有一次在爸爸出远门回来的时候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作文书。那时候很简单地认为作文书看得多,作文就能写得好,就更有机会被老师表扬。遇到优美的词句也会记下来,争取能够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记得有一次作文训练,我在文章的开头引了一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被语文老师看到了,就问我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话,我说是爸爸买的作文书。大概在这种时候,心里的自豪感都能溢出来了。
爷爷和爸爸都有藏书,在没有自己的书可以读的时候,就抱着他们的乱翻。爷爷抽屉里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不知被我翻了多少遍;还有那本厚厚的《燕王扫北》讲燕王朱棣被迫转移到燕京的故事……最好玩儿的是,每次看过之后,爷爷就时不时地问我书中的一些情节,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的时候,爷爷就再给我讲一遍……已经好久没去摸那本早已泛黄甚至有些破旧的的书了,那都是爷爷留给我的念想,在那时候也一点一点地开启着我对阅读的兴趣。
爸爸的书更多,像《红石口》,印象中里面很多和政治相关的,后来才知道它就是所谓的在“四人帮”压迫下的“夹缝文艺”;还有《封神榜演义》《再生缘》等等,尽管看不懂,可是翻着那厚厚的书,总还是开心的。现在想来,喜欢读书,也许有爷爷和爸爸的遗传吧。
关于读书的趣事并不多,尴尬的倒是有两件。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同学放学先回家了,我私自把她的作文书带回家,打算第二天早上就给她。一大早上自习前,我还没来得及给她,就听到她在教室里说自己的作文书丢了,不知道被谁偷了……我的脸一下子烫起来,本来很平静的心被吓到了,不敢当下就把她的书还给她,因为怕被所有人的目光注视,成为她口中的“偷书贼”。整整一个早自习都忐忑不安,一直在想该怎么把书还给她。下课后,终于鼓起勇气,跟她说:“我昨晚把你的书带回家看了,因为你走得早所以就没来得及跟你说……”她看到书之后,也没生气,反而笑着说:“哦,原来你拿去看了呀,我还怕丢了呢,没事儿……”看到她微笑的样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去了乡里的初中上学。学校大了很多,也有了开放的图书室,好像是每周都可以去借一次书,但是只能借一本。每次去借书,总是嫌一本不够看,意犹未尽。有一次同学告诉我,你可以把另一本偷偷带出来。我听了她的建议,果真就带了两本出来(具体的操作方法已经毫无印象了)。可是还书的时候就麻烦了,你只能把书交给老师,这样岂不是露馅儿了?当我把两本书交给我们慈祥的图书室老师(也是我们的历史老师)的时候,他看了看我问,怎么有两本?我又满脸通红,说是上次借的……老师没再追问,把书收了回去。其他借书的经历没有印象了,这一次的经历真是让我记忆深刻,再也没有第二次了。
高中学业紧张,偶尔还是会去图书馆借一些书看。那个时候接触了饶雪漫,看了她的《小妖的金色城堡》,仗着英语政治还不错,全是在英语课和政治课上偷偷看的(不知道老师知道了会不会打我)。但是看的书依然少之又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知识面太窄,思维太局限。
关于读书,应该是大学以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喜欢哪些作家,哪些类型的书。但是对于自己欠缺哪方面的知识,需要通过哪些书去弥补,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在读书会里交流多了,对读书的信息了解的也更多了,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不能不说,逗兵对读书的热爱和因为读书多所拥有的理性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我。尽管平时看的书还是以专业课居多,但是也开始注重读书的同时去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注重情节的引人入胜和感情的真挚动人。当你发现自己因为读书而慢慢朝好的方向改变的时候,就愈发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好事,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