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是这段时间的一个超级热点。本来我对这类军事题材并不感兴趣,只是有点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它不吝赞美,网上搜到的预告片也确实够燃,够热血。开场的那段打斗据说有一段是在外海拍成的,吴京在没有什么保护的情况下直接往水里跳的场面让我现在看着都觉得心揪着。到电影院已经接近开场,还是排了很长的队伍。场面的精彩,打斗的酣畅,细节的刻画,很多影评人已经分享了很多,不需我多言,我更想说的是非洲人在那样随时可能生死不明情况下的欢乐。这个细节的刻画很真实,也让人很感动。
记得吴京和女主在拉曼拉疫区开车飞奔的时候,路过一块聚居区,好几个孩子在荡秋千。几十米之外就是拉曼拉感染者居住的地方。我很佩服编剧,这个场景的存在更加刻画了战争动荡的残酷,这些孩子可能从出生起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这样的黑暗世界里寻找属于孩子的一点童真和快乐。
在华资工厂里,当经理说到第二天有一架直升飞机过来带他们离开战区,但只能带中国人走,所以需要把所有人按照中国人和肥中国人分成两部分。这一块明显的把经理处理成一个自私的小人,普通员工里有中国人,也有很多黑人劳工。长期的相处,很多人已经有了感情甚至结晶。有的中国男人向经理求情,自己的“老婆”也是中国人,要把“老婆”带上。也有的说自己的“老婆”已经怀孕了,要带他一起走。经理无奈地摆手,行行。这样按国籍分类的闹剧男主终于看不下去了。出现了类似泰坦尼克号的决定,女人孩子坐飞机,男人跟他走。
这些白天刚刚经历过生死排队,明天不知道生死的人,晚上居然办起了篝火舞会,唱跳的欢乐让人真希望一切就真么下去吧,战争不要再来打扰他们了。我想起之前同村的一个大叔说自己在非洲的经历。他说这里的人心特别大,死个孩子跟玩似的,第二天继续唱啊跳的,完全不当回事。我想其实还是根源于文化差异吧,当时曼德拉葬礼上,非洲人民同样是载歌载舞,并不是说他们就不难过,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以欢乐回击死亡和伤痛。
这个电影比较成功的一点是,他模仿了好莱坞电影的方式,伤痛中也有幽默搞笑的桥段。幽默部分主要是由黑人男孩和其母亲承担。当吴京找到男孩母亲并与小男孩通话时,黑人母亲没有眼泪汪汪的说你要照顾自己啊之类的,而是告诫他在船上不要再向其他人售卖黄色碟片。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会忍不住想笑出来。他们够贫穷,这么小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兜卖碟片。他们却不觉得这样很苦,反而觉得自己是主宰,不可以坑别人,带坏别人。这份难得的快乐也是吴京忍不住想和他们接近的重要原因吧。
这个片子那么火,真实燃情的打斗当然是重要的原因。但除去动作场面,各个人物的饱满度,有笑有泪的情节,没那么完美的男主人设,也是这个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毕竟生活那么辛苦,我们走进影院,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不是为了受教育。电影如此,所有的内容创作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