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篇
两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我与父辈》,好似在中学时读过这本书的选节。可能当时年龄还小,又或者还没有真正地体会过作者口中的"生活"、"日子",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但这次的阅读对现在的我,尤其是已经开始慢慢走进生活的我,感触颇为深刻。
作者笔下七八十年代豫西的小山村,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贫穷是主旋律。可伴随着贫穷的并非是堕落和懒散,反而是想要摆脱这种贫困生活的不服输的精气神!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气,父亲才会早出晚归的带领着子女们修整几近是块废地的自留地,一担一担的将拣出来的料礓石运回山下的家里,留作盖新房的时候用上。大伯才会一趟一趟的奔走在外地与家乡之间,倒卖着似乎可以年底就将新房建起来,儿媳妇娶回家的快乐。四叔也才会承受着数倍于他人的辛苦,只为了每天那多出来的三毛钱补助。他们都代表着那个年代无数的沉默寡言,埋头苦干的劳动者们。
即使,父亲精心修整出来的,作物茁壮成长的自留地在丰收前被公社收回;大伯贩卖蔬果的生意总是赔了赚,赚了赔,最终得到的却是连云妹妹的车祸离世;家人面前光鲜的四叔窘迫于仅有的一件衬衣由于阴天未晾干而赶不上喝工友的喜酒。但似乎所有人都没将过多的精力放在颓废,自暴自弃上。短暂的抱怨可能是这种苦涩生活的旋钮,一种生活状态行不通,我们还可以转换成别的状态,土灶里的火还是要点起来,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迫于生活,迫于时代,他们可能也确实有过疑惑,为什么日子总是越过越苦?没有人能回答他们,有的只是继续埋头苦干,尝试去摆脱这种贫苦的生活或是将这种苦涩的生活尽量过出些花儿来,也将这种从上一辈继承来的不服输的精气神再通过自己的劳动默默地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