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和图书馆的渊源,高三借过王小波的《白银时代》结果在历史课上看被班主任逮住,让我抄了一整本;还有一件就是高一借了一本今何在的《悟空传》(当然也被收掉了),至今印象颇深。
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有什么爱情故事,唯一有印象的好像只有唐僧和一条鱼什么的。所以对电影有点吐槽……
绝对的统治阶级:天神。天神定义的魔:猴子和他几个兄弟。猴子是一个天石,独立于三界,因此他是天神眼中的异数,谁都想治它。
但是猴子不服,一次次的抗争又一次次被打倒是这本书的矛盾之处。“天要压我,劈开那天,地要挠我,踏碎这地。”就是这一份不服,注定他要和“正统”势不两立。实质就是不同阶级间的斗争,不过把孙悟空一个人当做一群人的敌人未免太专制。这种不允许任何不可控因素出现的想法,说明压迫已经到了极致(当然了有一点负能量)。
可谁让他们遇到孙悟空,这颗灵石猴!天生不被任何人束缚,他可以笑,可以不灭,可以嘲笑天庭,所以他的存在对于天神阶级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原著里面,没有人可以消灭猴子。于是神仙想了个办法,他们让猴子失忆戴上金箍压在五指山下,还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和唐僧去取经,顺道杀死昔日的兄弟牛魔王一行人(平天大圣牛魔王最后委屈地被猴子敲死,不过是站着死的,他到底没有背叛昔日的猴子,没有向天庭低头)。你们知道给猴子定的最后杀死的目标是谁?完成这个任务就封他为佛,一个没有什么用的斗战胜佛。最后的目标:杀死“齐天大圣”……
所以说原著是个悲剧,一方面强调了孙悟空永不低头的性格,一方面又阐述了残忍的镇压,最后神仙皆大欢喜。不服,抗争,拼死,疑惑,无力,犹豫,忘记,死亡。一步步的心理转变,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西游记的悲剧。看书的时候,我们都是一只猴子,能够体会到它的煎熬。不过不同的是,我们都只是肉体凡胎,根本没有执着下去的资本,早早地就被规定同化好了,也好,起码不用被排挤,不用灭人性,或许已经灭了,谁知道呢?。“我走的再远,也走不出那片天吗?”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翻了翻语录突然发现这句对我影响最深,到了后来竟然成为了我的生活态度,尽管我完全不记得为什么,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本书对我后来的影响这么大。有时候哪怕结局悲观甚至注定失败,我也想按照我的心走一趟,最起码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经历过爱过!所以至今我从不后悔我做过的任意一件事,无此无以成我。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让我以为自己有自虐倾向,明明不是个好结果,却一点不后悔还挺乐意。他们哪里明白,对于我来说,只要选择了,便要承担,要释怀,要好好体会,要为任性骄傲!
电影不一样,它是一种浪漫形式,加入了各种爱情,各种欢喜,猴子最终向天庭挥出了那一棒,天地动容,诸神消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一气呵成的霸气令我好生羡慕。
不过在电影院里我不是这么想的,最触动我的是孙悟空被锁在天牢底层后还不低头,不愿死去。天尊让阿紫去说服他。
“你终于来了。”粘稠的血像一根短绳从猴子嘴角流出,他用仅有的力气问她。
久别重逢,我以为她会冲过去抱着他,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重回天庭的阿紫,面无表情,冷冷的说了一句:“你就是想和我说这个?”
我可以体会到她的冷漠和孙悟空当时的绝望,支撑他活着的唯一信念没了,什么都没了。他化成了一堆炭,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
我不明白阿紫出于什么理由这么无情,因为她是神?哪有什么神?她宁愿相信她娘的一面之辞,也不愿意相信孙悟空,冷言相向甚至要消灭他。从阿紫的角度无可厚非是吗?那么从猴子的角度呢?有人想过那个冥顽不灵的呆猴子,就活该吗?事在人为,哪怕再说一次我不服,否则未免有些无情。
这些大概就是我今天,哦不,是昨天重温悟空传的感受。至于说说里猴子出复活甲偷水晶的言论纯属调侃,不要放在心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