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在晚上10点,回到宿舍摊在床上。这一刻,觉得时间才是属于我的,全身心放松。刚从家长会回来,感觉今天的骨头已经散架了。
每天从睁眼的开始,都是忙忙碌碌的。开学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瘦了3斤。妈妈说,暑假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就是为开学做准备的。
当年师范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时,对这份职业充满了期待,想象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何等神圣,可以说激情满满。
而事实是,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几年重复和繁琐的工作,其实早已将当年的满腔热血给磨灭了。无数次闪过辞职的念头,我以为我坚持不下来。
一次,去听名师的讲座,思维的改变,对待工作从此不一样了。
名师讲她的从教之路。她声情并茂地诉说着,当她一批批送走孩子时,满满的不舍;每逢节假日收到学生的祝福时,心里的快乐;当孩子回来看她,说起他们的趣事,表达感谢之意时,由衷地骄傲。这是作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优秀到不能忽视》提到,对待职业的两种不同方式:激情思维,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刚毕业的那几年靠着激情,我全身心投入。可是,激情殆尽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负能量,对工作的抱怨,以及认为这份职业对自己的种种限制。
激情褪去,迎来朴实无华。当工匠思维取代了激情思维。思维中,只剩下踏实,还有责任。
(二)
国庆回来要参加镇教学比赛,和指导老师讨论完教学设计。这次的比赛,不仅仅是比内容,也比表现力,而我的薄弱正是表现力。指导老师说:“你用心准备就行,我们看中的不是名次,只要我们一次比一次进步,突破自己,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这句话,我常常用来鼓励孩子们。现在,轮到我被鼓励,被表扬的当下,很感动,然后压力忽然一扫而空了。
鼓励,能给人带来动力。无论我们哪个年龄段,无论男女,无论坚强或者脆弱,都需要被鼓励。鼓励,能给人们带来进步的动力。
好好说话,让说话给你带来魅力。
(三)
傍晚,妈妈打来电话,问我周末回家吗?我才想起今天周五了。因为国庆放假,要补一天课,就说回去不了。妈妈失落地说,怎么又不能回家啊,她在家觉得好无聊。
我顿时觉得好笑又心酸,多大的人了,还撒娇。我们又不是不回去,不过是稍微晚点。
不过,却是有子女不能回家的家庭。曾经看了一篇新闻报道,讲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拼,留下老人家独守家庭,他们的生活大多很孤单。
子女大了,终究都会往外飞。为人父母大多是把世间最美好的一切给予子女,不舍得困住孩子。
突然想到自己的老年,也给自己敲敲警钟,能在晚年的时候,也要做到精神物质双独立。比如:多培养兴趣,结交朋友,多参加公益活动,不要过分依赖子女,做理财规划。
生活就像一本念不完的经,雕琢着我们的时间。珍惜这每天的碎碎念,蓦然回首,它们都在我们的记忆里摇曳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