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第三节课的思维导图,每次听课一定要先画出导图再总结,这样吸收的更深刻些。
在上分身术第三节课之前,老师让我们看视频:
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你对待他们会不一样么……?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yNTA0NDcy.html?beta&from=s1.8-1-1.2
看完我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某个人的某一面而已,我们对某个人得出的结论就必然是片面的。每个人都是多元的,都需要用多角度去看待。“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这句话现在想来,颇为贴切。
这段视频,告诉我们,看问题看人要多元多角度一些,我们没看到的比我们看到的多,没理解的比理解的多。所以当我们无法理解别人时,要学会“原谅”。“原”是还原到他人的身份,还原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观察,还原他的真实情况;“谅”是谅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很多时候当我想要去完成某件事时,还没做之前心里就不确定,打了退堂鼓,说出来的话就是:有点想做、可能吧、也许是的。。。这就是源于信念不够坚定,导致情绪和言语都不坚定,如果不坚定,那事情又怎么能办成呢?可见,坚定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但错误的信念又常常会带来负面的情绪。
带来负面情绪的信念又有哪些呢?
1、执着(故意把自己扔进死胡同,无意识中,出不来);
2、虚妄(错误的信念);
以上两点均可称之为“限制性信念”,而限制性信念具体呈现为:
1、绝对化的要求——原因: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
2、以偏概全——过分概况化(盲人摸象);
3、糟糕至极——一赌徒心态(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就认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和妄念(无助、无能、无价值)。
想想我自己,曾经就经常说“应该怎么怎么样”,这就是绝对化的要求;并且也容易以偏概全,以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别人,最后自己生气还会一直抵触,断了自己与外界的能量流动。
那信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1、行为确认:TMBRT模型;
2、迁移:看书、交流、父母、老师传递的信念;
3、自己想象出来的信念:积极主动;
4、前世:家庭系统遗传等。
我突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很多无意识的言行举止也许不经意间会给别人带来信念上的偏差,特别是对于孩子。那些书籍、父母、自己的行为,甚至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某种信念,都可以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信念和动力。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信念,才能有力量的积极成长。
正确的信念:“白兔爱肥鹅”
成长的本质在于价值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要正确的信念。信念是意志力的源泉,坚信:事物就是这个样子!只有信念对了,情绪就对了,言语也就对了,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也就是:念起即觉,静观其变,口吐莲花。
附上自我觉察表:
“分身术训练营”是由幸福进化俱乐部发起的元习惯提升类产品。活动具体内容请详见: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