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可能真的有点笨。
读书群里连续三周的主题都是快速阅读,看着领读的小伙伴讲得不亦乐乎,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些许疑惑,在这个人心飞转的年代,阅读这件事难得能让我静心平和,学着“快速”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承认每天摄入的信息量很多,需要高速地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大部分致用方法论的书确实适合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建立基础认知,在广泛研究和主题阅读时尤其适用。但我自己的亲身实践过程通常是:一本全新领域的书,200多页纸,用30分钟时间,我大概只能get到作者的观点,再用10分钟择其重点,把我能领悟到的,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串起来,完成一张思维导图。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和这本书的缘分未尽于此,还会有日后许多日夜的耳鬓厮磨。越是喜欢的书越是如此。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如果只是将作者的方法和结论全盘接受,而不去梳理观点背后的逻辑,不深究理论背后的原因,不关注作者思考论证的过程,那我相信实践起来也多半是坚持不下去了。得到信息和真正被说服之间是有距离的,获得知识和理解知识也是不同的,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知识豆腐渣”和“知识晶体”的区别。
而对于悟性十分平凡的我来说,通过快速阅读,只能读懂那些凭过往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能迅速理解的内容,这样的阅读其实是难以有体验式的进步(在认知和思维模式升级方面),而对于真正宝贵的新知,往往需要停下来反复揣摩加以思考,才能懂得其中的深意,才会了然于心,记忆深刻。
不过通过快速阅读(尤其是对简介和目录的扫读),判断这本书的适用场景和适合的阅读方式,立马给自己做一个拿起还是放下的决策,实在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除了自己专业领域的工具书之外,我读的大部分都是扩展视野和提升心智的书籍,只用快速阅读去抓住知识显然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很容易被作者说服的部分,基本上不会对我有太多冲击,只是提醒我用到生活中去;那些令我耳目一新的观点和内容,才是最难以忘记的,最能让我打开的,通常也是最需要反复琢磨和思辨的部分。
对于阅读这件事,我更加愿意坚持的是:
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根据书本性质和自己的需求,结合精读、慢读、主题阅读、检视阅读等方式灵活使用;
2、在自己的知识框架内完善补充,强调输出;
3、不追求数量,不逼迫自己读完,读得多不如用到极致。
后来,当我不再为了成功而读书,不再抱着“通过读书而变得牛X”的目的,反而只挑那些能读的下去的读,选书和读书都变得很随缘了。
正如一部口碑好票房佳的电影,我品不出其中的真谛,刷完了豆瓣影评也只能感叹别人的视角独特,说明现在的我未必能看懂它,那便不再强求。
遇见一本畅销的好书,半小时确实未必能读完。如果我喜欢,我会享受一行一行读下去的滋味,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和作者深度对话,而不是匆匆打个招呼,点头而过。即使数月过后,只能记得一些小片段,那也足够令人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