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利物浦鸽。利物浦鸽(Liverpoolpigeon)是一种来源不明的已灭绝鸟类,虽然有些科研人员认为塔希提岛上可能仍存在它们的踪迹。现存唯一一只利物浦鸽栖居于默西塞德郡博物馆,科学家表示这种鸽子可能在欧洲人在太平洋开始探险以前便濒临灭绝。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在2008年对利物浦鸽进行了评估,随后宣布它已灭绝,而原因尚不得而知
13,珊瑚裸尾鼠,类属哺乳刚啮齿目鼠科的一属,与裸尾鼠属(细裸尾鼠)同科的动物尚有兔形鼠属(金背兔形鼠)、小水鼠属(小水鼠)、小鼩鼠属(长吻小鼩鼠)、单齿鼩形鼠属(单齿鼩形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2019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该国特有物种珊瑚裸尾鼠已经灭绝。有学者认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另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在物种保护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14,金顶夏威夷树蜗牛,夏威夷蜗牛是一类色彩鲜艳的蜗牛,属于小玛瑙螺属。它们分布在夏威夷。它们的壳大都是左旋的,而其他腹足纲的壳很多时都是右旋的。它们的颜色、外形都各有不同,但平均大约3、4英寸长。大部分都有着具有光泽、平滑的椭圆形或卵形外壳,并且外壳上有着不同的色彩斑斓的颜色,如:黄色、橙色、红色、褐色、绿色、灰色、黑色以及白色(因为外壳颜色丰富,被人们捕杀导致灭绝)
15,平塔岛象龟,平塔岛象龟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物种”。xx是爬行纲、龟鳖目、陆龟科中一种已灭绝的巨型陆龟。长期以来一直是加拉帕戈斯象龟的一个亚种,但在2015年被确定为一个单独的物种。雄性体长97.8厘米。曾是最大的龟类。背甲为独特的鞍背形状,头顶具对称大鳞,头骨较短,鳞骨不于顶骨相接,额骨可不入眶,眶后骨退化或几乎消失;方骨后部通常封闭,完全包围了镫骨;上颚骨几乎于方轭骨相接,上颚咀嚼面有或无中央脊。背腹甲通过甲桥以骨缝牢固连结。四肢粗壮,圆柱形。指、趾骨不超过2节,具爪,无蹼。无臭腺。
植食性,吃仙人掌和水果、凤梨、水蕨、叶子和草。可以生活在较干旱的环境中。也是行动非常缓慢的动物,每小时只能移动260米。分布于南美国家厄瓜多尔的克隆群岛的平塔岛,也称阿宾登岛。(1971年,已知的世界上唯一一只平岛塔象龟“孤独的乔治”被美国动物学家发现,2012年6月24日,它死在加拉巴戈斯公园,至此平岛塔象龟灭绝)。
16,西部黑犀牛,西部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又名西非黑犀牛,是黑犀最稀有的亚种。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因被大量猎杀而致数量急速下降,并于2006年被认为已经灭绝。2011年11月10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此亚种灭绝。西部黑犀长3-3.8米,高1.4-1.7米及重795-1364公斤。它们有两只角,第一只长0.5-1.3米,第二只长2.5-60厘米。它们像其他黑犀都是吃草的,主要栖息在大草原。
17,爪哇犀,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是犀科、独角犀属犀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
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只有印度尼西亚、越南有分布。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在这些国家已经看不见它们的踪影: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泰国。现存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濒危(灭绝)的原因:爪哇犀的濒危有两个主要原因:①爪哇犀被大量偷猎(犀角被视为名贵中药,且在也门被雕刻为匕首把柄)②爪哇犀栖息地的减少与破坏。
18,北方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属白犀亚种,与非洲南部的白犀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北白犀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
2016年5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野外生存的北白犀灭绝,只剩标本。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雌性的北部白犀牛,“功能性灭绝”。
19,弯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终将其放归野外。
弯角大羚羊 科: 牛科 属:长角羚属 学名: Oryx dammah 英文名: Scimitar-horned oryx 体长90~175厘米,肩高110~125厘米,尾长约60厘米,体重180~205公斤,纤细弯曲的双角长达1~1.2米,除颈部为赤褐色外通体白色。 白长角羚产于从非洲的摩洛哥和塞内加尔到埃及和苏丹一带。白角羚无论雌雄都生有弯刀似的长角,由于遭到大量的捕杀,数量已经不多,目前已经得到保护,被列为世界珍稀物种之一。 白长角羚生活于干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带。好合群,一般10多只一群;有时也合成大群,白天活动。感觉灵敏,善于奔跑,它那宽大的蹄子非常适于在沙漠中行走。它们主要以食草为生,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缺水所以"造就"了它们耐饥渴的本领。白角羚常年可以繁殖,孕期大约8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2至3岁性成熟,寿命大约20年。
(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和灭绝)
乍一看,导致物种稀少的原因我们人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只想好好的生活,但由于人类的介入,这就变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生活在自然,他们也靠自然生活,我们不应该去当“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