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连载)
【文章:李发远;图片: 冯水木】
成都忆,最忆是“外东”。石桥古渡通今古,青瓦小街贯西东,清清水长流。半个世纪前,“外东”的地理范围大致约定俗成指东门城门洞以东的一片地区。那时还没有邮编,写信时常除“成都”外,还赘以“外东”字样,便于投递。幼时听大人们闲谈,说我是民国三十五年生的,老家在东门紫东街。我家是老茶客,笔者从小就牵者大人的衣裳角角进出茶馆 ,也算是小茶客了 ,常去的地方,就是“—心茶园”。
河东水与老虎灶
芷泉街南侧 ,香巷子以西隔几间铺面就是“—心茶园”,房屋进深足有五十米,两侧和最南面有若干小房间,是旅店,中间一通堂为茶社。那时茶社、旅店一般开在同一地点,但各自经营。既是客栈,自然要用热水、开水,客栈总要找一茶铺,互为依存共生。这样旅店的客人来了,随时都有开水、热水。既可住宿 ,又有茶喝,容商又可谈生意,岂不几全齐美。
20 世纪 50 年代 ,家家户户烧柴 ,有一小型柴灶,当时称“型灶”。要用热水、开水怎么办?家里一般只有一口铁锅,既煮饭又炒菜,若再烧水,即使洗过后 ,烧出的水总带油腥,洗脸、洗脚都滑腻,更不要说泡茶了。况且,家户人家都用井水,泡出的茶水面上一层油膜,喝着又涩又有油腥味 ,实难下咽,也可惜了价格不菲的茉莉花茶。于是只好上茶铺买开水。茶铺的水是河水 ,不苦不涩。五、八磅的水瓶分别二、三分钱,热水只需要提个木桶,到茶铺一、二、三分钱随意。只要不是大冷天,三分钱热水够一人洗个澡。
大家都知道,泡茶的水以泉水为上。泉水清明透亮,回味甘甜,如再劈根扫竹以烹 ,泡出的茶就简直 “巴适得不摆了”(编者注:成都方言,即好得不得了)。但那只有山僧高士可独享,就芸芸众生而言,河水就是上品了。
东门是个大水码头,河西水深,河东水浅。桥东向北下二十余米长的平缓石梯,再向西下十几个石阶就到了小半河心,茶社就在此取水。取水工具不外乎两个木桶和一根扁担。取水时间很讲究,一般是在清晨,这个时段沿河洗衣、洗杂物的人少,水被再次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茶社一般有装河水的红砂石缸三口 ,均为长方体,最大的一口容积约两立方米 ,最小的约半立方米。每两个石缸之间,上面分别放置一个瓦缸,瓦缸中一层河砂铺垫,用来过滤河水。瓦缸下端开一小圆口,用一截中空的竹筒紧紧塞住。取回的河水首先倒入最大的石缸,然后用木飘舀水到第一个瓦缸,水经竹筒流出后进入第二个石缸,如此再过滤一遍。经过两次过滤的水犹如今天的自来水,吃惯了冷水的人完全可以舀起来就喝。
河水是弄回来了,但用什么炉具把它烧开呢?当时叫“老虎灶”,也称“瓮子”。如今,这种炉具在成都几乎已经绝迹了。(编者注:如今还可以在成都彭州彭镇见到)笔者曾亲眼见过,不妨道来:灶的长宽高约为一米左右,炉膛深约五十厘米,下置炉桥;灶上放置一块略小于炉面的矩形铁板,板上有四个圆孔,用来放茶壶;两个开水、热水桶下开一阀门,便于拿温水瓶、木桶接开水、热水,灶内烟道经房上烟囱排出废气,其余部分用砖砌好,用“三合土抹平。这种“老虎灶”过去的功劳可真是太大了,既能满足百十号茶客和旅店房客的用水 ,周围居民的开、热水需求也不愁了。
(下篇:《芷泉街旁茶飘香(2)》)